学校名称

青岛莱芜一路小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发表时间:2020-09-01 阅读次数:457 

青岛莱芜一路小学

教学计划

2020-2021学年度   第一学期

学科:数学

年级:一年级

组员:王超、林雪、孙邦宇

青岛莱芜一路小学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 数学学科

全册教材分析

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十个单元,主要有:

1.数与代数。“海底世界”数场景中的分别是1-10个物体。 “快乐的校园”、“海鸥回来了”分别认识10以内的数、11-20各数,在认数同时培养初步的数感。“走进花果山”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小小运动会”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探索计算方法和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2.空间和图形。“有趣的游戏”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关系。“谁的手儿巧”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通过把这些物体滚、堆、搭、摸、数等实践活动,培养空间意识。

3.统计与概率。“妈妈的小帮手” 学习把若干物体按确定的标准简单分类,会直观比较两至三个物体的长短、高矮和大小、轻重。

4.实践活动。通过“找找周围的数”、“分积木”等两个实践活动,探索规律和方法,应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5.总复习。通过“雪山乐园”这一主题活动,复习全册知识,形成系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的情境中,能熟练地认读、写20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位置与顺序,认识“>=<”的含义,能够用符号、词语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能认识个、十位,识别个、十位上数字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分类。

2.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3.能辨认从正面、上面、侧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形状,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和兴趣,初步喜欢学习数学,养成观察并提出问题的习惯。

2.在数学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德育目标:独立思考,探索创新,长于质疑,善于反思

教法: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小组合作

学法:独立思考,探索创新,小组合作

重点和难点

重点:结合具体情景,体会加、减法含义,能熟练口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进行初步的估算。

难点:在数学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知道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学情分析

    本班是一年级新生,多数上过幼儿园,受过学前正规教育,整体素质较好。但学生不会听讲,更不会和老师配合、不会和同学交流。本学期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合作,一步步的健康茁壮地成长。

        

周次

教  学  内  容

课时

1

数数15的认识、15数的组成、

4

2

0的认识、610的认识、6--10数的组成、

4

3

认识序、基数、比较大小、比较大小练习、我学会了吗

4

4

找找周围的数、分类与比较、分类比较练习、

4

5

十一放假

十一放假

6

我学会了吗?5以内的加法、5以内的减法、5以内数的加减法练习(0的减法)、

4

7

和是67的加法(0的加法)、被减数是67的减法、67的加减法练习、8的加减法、

4

8

9的加减法、89的加减法练习、10的加减法、

3

9

10的加减练习、10以内数的连加、10以内数的连减、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练习、

4

10

加减混合运算、加减混合练习、第三单元综合练习、我学会了吗?

4

11

认识位置、我学会了、智慧广场、

4

12

11-20各数的认识,练习课、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

4

13

我学会了吗?智慧广场、认识图形、

4

14

认识图形练习、我学会了吗?分积木、9加几的进位加法、

4

15

9加几的进位加法练习、8加几的进位加、8加几的进位加练习、7加几的进位加法、

4

16

6加几的进位加法、67加几的进位加法练习、回顾整理、我学会了、

4

17

整理复习20以内数的认识、整理复习10以内加减法

4

18

20以内的加法、整理复习位置和图形、

4

19

整理复习分类比较、雪山乐园总复习

4

20

雪山乐园总复习

4

21

期末测试

4

        

单元

1

总课时数

9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包括读、写10以内的数,数10以内的数,10以内数的顺序,10以内基数、序数意义,认识符号><和=,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教材地位:

起始地位:学习小学数学的开始,数的认识开始。

基础地位:认知基础,情感态度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Δ能够借助物品正确的数出数量是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理解10以内各数的含义,会读、写010各数。

过程与方法: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能够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会用1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数量是10以内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认识符号>< 和 =,会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10以内数的大小。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经历数数和探索表示数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

德育目标:独立思考,探索创新,长于质疑,善于反思

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1-10各数的含义,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意识

难点:0-10各数。

教法学法指导

1.情境贴近生活,信息丰富,具有童趣。

2.分块编排突出了数的认识,有利于学生认识数的意义。

3.重视展现数的抽象过程,有利于学生认识数的本质,发展数感。

        

单元

2

总课时数

3

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主要学习内容:按指定标准和自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粗细、厚薄、远近、宽窄。

选取学生熟悉的家庭生活场景为基本素材。通过帮妈妈整理衣服和存放衣服的活动,启发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中学习分类和比较,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按指定标准或既定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并会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

过程与方法: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动中,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师指导下,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有关分类、比较的简单数学问题,并能汇报和交流自己的想法。经历分类、比较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养成整理物品的习惯。

德育目标:独立思考,探索创新,长于质疑,善于反思

重点和难点

重点:按指定标准对物体进行正确分类,比较物体的一般方法

难点:怎样自定标准对物体分类,体验不同标准下分类的多样性

教法学法指导

1.注重联系生活经验,提倡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2.注意引导学生表达和交流。

3.让学生充分的操作,积累活动经验。

        

单元

3

总课时数

18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在认识了10以内数的基础上来学习的。是学习2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最直接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更复杂计算的重要基础。主要内容是:10以内数的加法;0的加法;10以内数的减法;0的加法;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探索规律。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体会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正确进行口算,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初步了解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会口算10以内数的两步加减法式题。

过程与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在用1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德育目标:独立思考,探索创新,长于质疑,善于反思

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能正确计算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

难点:能够通过对生活中的实例或图意的描述与交流,解决简单的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数学问题。

教法学法指导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尊重学生的个性,体现算法多样化。

3.体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4.设计多样化的练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单元

4

总课时数

2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是以前几何教学中没有涉及到的内容,是新课标所强化的“空间与图形”学习内容的起始阶段,对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
1)学习用前后、左右、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初步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知道前后、上下、左右方位的意义和相对性。

过程与方法:在现实情境中,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上下、左右的方位。

情感态度价值观:借助具体实物观察,学会从前面、上面观察物体的形状。

德育目标:独立思考,探索创新,长于质疑,善于反思

重点和难点

重点:辨认“左右”。

难点:用“上下、前后、左右”来描述物体间的相对位置。

教法学法指导

1.充分唤起学生的已有经验,以原有经验为基础,开展学习活动。

2.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知识。

3.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主动与身边的生活相联系,在应用中逐步巩固。

        

单元

5

总课时数

5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认识了1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1120各数。它是认数的继续和发展,是一次数的扩展,对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有重要的意义。学生掌握好本单元知识也为后面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多位数的认识打下基础。因此,深入理解数的意义,切实掌握好本单元的知识非常重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具体的情境中,能正确数出物体的个数(1120),并能正确读写。

2.在数物体个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认识个位和十位,知道10个一是1个十。

3.知道1120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过程与方法:

1.了解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2.结合具体实例,能正确计算十加几、十几加几(不进位)和相应的减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现实素材会初步估计物体个数。

德育目标:独立思考,探索创新,长于质疑,善于反思

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和读写。

难点:20以内数的写法。

教法学法指导

1.关注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

2.注重在直观操作中感知与抽象。

3.倡导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单元

6

总课时数

3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起始单元。在低年级,加强对各种形体的直观感知,积累大量的感性认识将对今后学习几何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单元内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园柱和球。

本单元共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物和模型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能正确辨认和区别立体图形。

过程与方法: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有关物体的形状。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对简单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善于发现身边与立体图形有关的事物。

德育目标:独立思考,探索创新,长于质疑,善于反思

重点和难点

重点: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4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难点:初步形成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4种图形的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法学法指导

1.注重知识和生活的联系。

2.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3.强调动手操作。

4.注重直观感受。

        

单元

7

总课时数

9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1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学习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其它数学知识必须具备的基础,在整个小学数学阶段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单元是全册教材的重点、难点。这一部分知识学习的好坏,将对今后继续学习口算和笔算产生直接的影响。

    本单元内容包括: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含义。

过程与方法:

1.掌握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结合现实素材进行初步的估算。

德育目标:独立思考,探索创新,长于质疑,善于反思

重点和难点

重点:正确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学会用加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难点:弄清算理,学会“凑十法”计算进位加法。

教法学法指导

1.灵活运用富有童趣的情境图,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学习知识。

2.注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探索口算方法。

3.构建开放的课堂,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单元

8

总课时数

5

单元教材分析

     通过“雪山乐园”这一主题活动,复习全册知识,形成系统。本单元复习内容是:20以内数的认识及其加减法、图形与位置、分类与比较、统计初步知识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加深知识间的联系,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经理整理复习的过程中,体验整理知识的方法,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好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德育目标:独立思考,探索创新,长于质疑,善于反思

重点和难点

重点:全册知识点的回顾整理

难点:易错知识点的巩固掌握

教法学法指导

1.先行回顾,自主整理本学期所学内容。

2.充分利用综合情境图,按知识板块进行回顾整理。

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合作交流。

4.对回顾整理知识的方法要给与适当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