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二年级语文教研记录
发表时间:2020-12-08 阅读次数:1057
青岛莱芜一路小学教研计划
教研主题
|
夯实基础 悦动课堂
|
教研目标
|
1、教学常规常抓不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进一步完善、规范教学行为,促使语文课堂教学有效益,教育教学有实效。
2、健全以课堂教学研究为核心的教研,立足校情开展教研活动。
3、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与语文能力的提高。
4、加强科研指导,大力推进语文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倡导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5、继续深入开展教材、教学用书及课程标准的学习,确保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每位教师努力做到让语文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通过写教学反思、个案积累,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创出佳绩。
|
周次
|
内 容
|
主讲人
|
1
|
低年级写字教学策略
|
张莉
|
3
|
低年级写作能力的训练方法
|
刘臻
|
5
|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
王文圆
|
7
|
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朗读指导
|
刘晓梅
|
9
|
随文识字能力的培养
|
林虹
|
11
|
识字教学激趣方法
|
张莉
|
13
|
低年级语文预习该做些什么
|
刘臻
|
15
|
古诗文本解读的方法探究
|
王文圆
|
17
|
低年级怎样有效的开展小组合作
|
刘晓梅
|
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9月2日
教研主题
|
写字教学策略
|
中心发言人
|
张莉
|
参加人员
|
林虹、刘臻、王文圆、刘晓梅
|
实
施
策
略
|
一是课后指导。在田字格中出示本课要求写的字,一年级上册还出示新笔画和每个字的笔顺,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在生字条上方出示新偏旁。一二年级四册课本,要求写的字每个字有四个田字格:第一格是范字,第二格供描红,第三、第四格供临写。写字的编排,由练习基本笔画“一”(横)、“丨”(竖),到写简单的独体字,再到写合体字,遵循由易到难、由独体到合体的原则。指导写独体字,要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好“主笔”;指导写合体字,注意观察每个部件、笔画的占位,妥帖处理部件、笔画之间的穿插挪让关系。
二是“语文园地”中设“书写提示”栏目。这个栏目贯穿于一至六年级12册课本中,可见编者对书写指导的重视。字如其人,写字即修行。语文教学一定要重视写字。要精准指导,给足学生写字时间。教师自己首先要把字(板书字、硬笔字、毛笔字)写好,这样才有底气、有能力指导学生。近几年由于方方面面的重视,各级公开课上执教老师的板书字写得越来越漂亮,令人欣喜。各地许多学校、名师工作室,把练字作为师训的一项常态工作,值得肯定。
|
活动
收获
|
识字、写字不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全部,但一定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重点不重,后果严重。”“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根据课标要求,依托统编教材,加强和改进识字、写字教学,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开好头、起好步,帮他们奠定终身持续发展的基础。
|
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9月16日
教研主题
|
小学一年级写作能力的训练方法
|
中心发言人
|
刘臻
|
参加人员
|
二年级全体语文教师
|
实
施
策
略
|
作文教学一贯来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特别是低年级的作文教学,需要为高年级的作文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你能讲出来,就能写出来!”——说完整的话,写完整的句。学生作文训练起始于一年级“口头作文”,即说话训练。教师要重视指导学生进行说话的训练,用完整、正确、简练的书面语言要求他们。
二、“你观察到什么,就说什么!”——重视看图说话,训练看图写话。看图说话和看图写话,是引导学生从观察具体的形象入手,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方法。 可以分看、说、写三个阶段。看清楚才能说清楚,说清楚才能写清楚,看得好才能写得好,说得好才能写得好。
三、“看的书多了,你也会模仿了!”——增加阅读量,提倡学一学。要想写好文章,它的前提首先是有丰富的阅读量、积累丰富的词汇、模拟情境等。
四、“相信你一定能行的!”——多鼓舞,少批评,给学生一份自信。自信心对于一个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对于刚刚跨人作文殿堂的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说,更无可非议。
|
活动
收获
|
以《拍手歌》为范本,孩子仿写了一段,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感受到仿写的魅力。
|
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9月30日
教研主题
|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
中心发言人
|
王文圆
|
参加人员
|
二年级全体语文教师
|
实
施
策
略
|
一、巧设桥梁,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社会已经进入了全方位开放的信息化时代,那生动有趣的电视荧屏,形形色色的漫画书时刻在冲击着孩子们的眼球,很少有学生真正愿意坐下来静静地阅读名家名作。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结合教材给学生制造悬念,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从而激发他们的课外兴趣。
二、搜集名言,鼓舞学生的阅读热情。
古今中外,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不可胜数,它们就像撒落在文学百花园中的颗颗明珠,放射出奇光异彩。它们是激发阅读兴趣的催进器,是指导阅读方法的导航灯。
三、师生共读,引发学生的阅读激情。
小学生“向师性”很强,教师的言谈举止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我总是着意营造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和同学们一起阅读课外书籍。
四、体验成功,培养学生的阅读恒心。
学生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坚定了阅读的兴趣。
|
活动
收获
|
关于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我注重以课内阅读带动课外阅读,结合文本进行课外阅读的引导和指导,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一座行之有效的桥梁。在教学活动中,分门别类地给学生讲解和课文有关的课外知识,推荐相应的课外书籍,引导学生阅读。
|
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10月14日
教研主题
|
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朗读指导
|
中心发言人
|
刘晓梅
|
参加人员
|
二年级全体语文教师
|
实
施
策
略
|
一、重视教师范读,激发学生共鸣
当老师的感情引起学生共鸣时,就会激发他们朗读的激情,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节奏、停顿和速度,让学生进入意境。教师通过形象的范读,把对作品的理解融入范读中,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唤起美的共鸣。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想象,教师在范读时,就必须达到声情并茂。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从而为了解课文奠定基础。
二、保证朗读时间,教给朗读方法
在初步理解课文之后,要留足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准、读流利,读出感情,读出韵味。必须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朗读,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读读—想想—品品,这样,通过足量的时间,多样的方式,加强了朗读的训练.
三、创设朗读情境,提高朗读水平
|
活动
收获
|
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其蕴含的思想感情,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