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的回声(荆晓红)

发表时间:2011-11-10阅读次数:614
“四段双检教学模式”研究课——教学设计
年级
4
学科
音乐
上课教师
荆晓红
课     题
友谊的回声
教学目标
1通过感受充满着幻想与乐趣的回声——这一大自然的现象,并让学生在音乐的感悟中去探索,去发现大自然的奥秘。
2通过聆听《回声》和演唱《友谊的回声》,表现出大自然的美与神奇。在倾听、实践、评价等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表现歌曲,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
3在优美的音乐情境及有趣的游戏中,学会“f ”、“p ”强弱记号,并能自信的,自如地运用到歌曲的表演中。
教具、学具
打击乐器、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课前情景创设:
全体随音乐律动。
一、  导入:师:同学们有没有去过一个寂静的山谷?如果我们在山谷里大喊一声, 会出现什么样的事情?回声是怎么产生的?谁来当下老师的回声?设问:大家在什么地方听见过回声?回声的音量应该是怎么样的?
在上课之前,用本科要学的歌曲伴奏进行身体律动,学生的情绪不仅被调动起来了,而且也初步感受了歌曲的曲调和情绪。
 
 
 
 
 
 
 
 
 
 
 
 
二、欣赏《回声》1、播放音乐 2、介绍《回声》是一首无伴奏合唱的世界名曲,是16世纪以来的一首经典的合唱曲。 3、复听《回声》,边看教材边听 师:听完了这首歌你联想到了什么? 4、回声游戏 介绍:刚才我们这首歌是一支大型合唱团和一支小型合唱团演奏的回声效果,现在我们也来试一下。三、音乐知识:力度记号f、p 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我们刚刚玩的游戏里,人多的时候声音强一点,人少就相对弱一点,那么,在我们音乐当中,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强、弱”呢? 讲解知识 f、p:  “f”表示强,“p”表示弱。  引申: “ff”表示极强,“pp”表示极弱。 这些字母是意大利文的第一个字母
三、新课教学
1、感受音乐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友谊的回声》,请同学们竖起你们的耳朵,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歌的录音,听听这首歌里的回声效果在哪里?并且唱一唱。
2、再次感受音乐,说说歌曲的内容和情绪
师:我们再来听一遍这首歌曲,并请大家歌里说了些什么?为什么要叫它“友谊的回声”?
(静静的山谷中,有一个清澈见底的湖水,旁边有一座茂密的大森林,四周都是崇山峻岭,弥漫着淡淡的薄雾,草丛里长满了美丽的花朵,我喊一声,声音在山谷里荡漾···多么美丽的景色呀!)
3、念歌词并复习反复跳跃记号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用美妙的声音来有感情的把这首歌的歌词念一次。注意回声的地方我们要把强弱记号和最后的渐慢的语气念出来。这里有我们以前学过的一个音乐符号,我们要把它的作用给读出来。(反复跳跃记号)
4、教师范唱,生跟着音乐在心里默默的唱一次
师:同学念的真不错,接下来,我们就来唱唱这首歌,不过,老师有个任务,我们唱的时候不发出声音,放在心里默默的来唱,怎么样?
5、学习歌曲的前半部分
师:好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唱唱歌曲的前半部分,请大家来唱前8小节,我来唱后16小节,看看我们合作的好不好。(互换)
6、解决难点
师:哪几句歌词我们还没掌握,需要大家一起来帮忙的?
重点解决:前半拍八分休止符:05 56。
(遇到休止符的时候我们在心里数下,空半拍)
7、学习歌曲的后半部分
师:后半部分的音乐比较简单,让我们先来听听后面的音乐,然后再来唱唱。
8、跟着琴声一起轻轻的把这首歌来唱一次。
9、有感情的来唱一次
师:这么美的歌词,让我们跟着琴声一起有感情的来唱一次吧。
10、分男女生唱一次
 
 
 
 
 
 
 
 
 
 
 
 
本课歌谱中没有出示ff,课堂教学中没有讲解ff,只是讲解了pp。
 
 
 
 
 
 
 
 
 
 
 
 
 
 
 
 
 
 
 
 
 
 
 
 
 
 
 
 
 
 
 
 
 
 
屏幕歌谱中的音符跟教科书中的歌谱不一样比如:第二段书中是22 6,而歌谱上是切分节奏的   2 2 6
在上课时学生听得比较糊涂,唱得就更不明白了。所以在这里就要停下来跟学生讲一遍,要以八分音符为准,并重点听一下八分音符的唱法。
 
 
 
 
四、拓展歌曲 师:你们听,山谷里发出了什么声音? 三角铁——学生自由想象 碰铃——水滴等等 把乐器分给个别同学进行演奏 师:下面请几位同学跟老师一起来表演下这首歌,谁愿意来当我的同伴?其他同学用自己的身体和动作来模仿山中的美丽事物。(大山、大树、云烟、石头、花朵等等) 师:准备了,1,2,3,变,变,变!师生一起表演歌曲
在此环节中,根据学生本身具备的音乐素质进行。
学生对于打击乐器的使用不清楚的话,还要进行讲解。并且要特别强调各种打击乐器的节奏不能一样。
五、小结 师:同学们表演的真不错,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友谊的回声》,并且通过学习知道了什么是回声,那么谁能说说什么是“友谊的回声”呢? 师:什么是友谊的回声? 示范:我对同学们说:同学们,早上好!你们怎样办?不理老师?你们肯定也会说:老师,早上好。这样一呼一应,就是友谊的回声! 师:让我们一起在美妙的音乐声中结束今天的课吧!
 
这一环节既是复习巩固,也是本课点睛之处。
有些学生明白了友谊回升的含义,但是通过提问,还有一些学生对友谊的回声不了解。进行总结的时候用学生的话来总结效果更好一些。
 
板书设计
友谊的回声
F=forte      p=piano        pp=pianissimo
作业设计
找一找生活中友谊的回声
精彩:
导课紧扣课题。
目标明确,达到教学目的
不足:
应做到课前了解学生不足,备学生时做到备学生对所学过音乐知识等的理解程度。
疑惑:
  遇到与教材不一样的地方应该与哪部教材统一。
建议:
  课前应见见学生,了解一下学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