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成长,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增强探究学习的实效性。
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学生参与意识强,容易出现“乱”的现象,我们要把握时机,合理调控,使活动“乱中有序,动中有悟。”让学生在活动情境中学到知识,培养能力。
1.在探究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安排恰当的时机,提出能让学生深入思考、探究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2.在探究合作中,教师要善于调控,把握节奏,恰当掌握讨论的时间,切忌在学生讨论和探究的关键处结束讨论,造成学生兴趣未尽、讨论问题不够深入,或者时间过长不收场,使学生的讨论和探究的兴致点丧失,导致小组合作流于形式。
3.在探究中,要让学生在充裕的时间和空间里欣赏感受、动手探究、发现归纳,充分地施展自己的创新才智,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探索美术知识的产生和发展。
4.在探究中,教师要随时注意各组的学习情况,在个别组、个别学生没有积极参与时,教师要注意询问、引导;在学生遇到问题的关键处要加以点拨指导,引导学生有序活动。
5.在探究中,教师对学生的看法不要作更多的反驳、按教师的思路去做,而是要多鼓励启发,使学生消除紧张感,大胆实践与探究。
总的来说,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的自主活动是一种教学现象的两个侧面,教师角色和学生地位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特别强调要由教师讲授说明的过程转变为通过情境创设,进行合作、研究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在“探究”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