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整合”使我们的课堂更高效
山东省青岛第五十一中学 张蕾
现在我们的课时数减少了,教学内容没有变,如何在现有的课时数下,完成教学任务,构建高效课堂,达成有效学习,就成为摆在老师们面前一个严峻的话题,因此“教材整合”势在必行。“整合”可以使我们的课堂更加高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基础。
一、教材整合是课程标准的重要体现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所以我们要树立大教材观和单元观,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
二、教材整合的主要方法
要合理利用教材,就要照顾到本单元,上个单元,后面单元的内容,要理解教材的设计意图,要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替换或增减,最关键的是对教材的取舍和调整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最终使学生达到用英语做事情的目的。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总结了对英语教材整合的办法:
(一)适当补充或删减教材内容;
(二)适当替换教学内容和活动;
(三)适当拓展教学内容或活动步骤;
(四)适当调整教学顺序和教学方法。
三、我校在“教材整合”方面所做的尝试
(一)衔接小学英语课程,进行初小教材整合。
初一、初二的学生小学用的是人教版PEP教材,它也以话题为纲,注重能力培养。我们学校前期在初小衔接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如与新昌路小学英语教师面对面交流,走进宁夏路小学的毕业班课堂听课,举行家长开放日,邀请学片内的毕业班学生和家长来我校听赵红梅老师的初小衔接课等等举措,区教研员于文老师也利用暑期培训的机会,邀请小学骨干教师和教研员为我们进行初小教材分析,让老师们更加明确我们的学生到底在小学学什么,他们会什么,不会什么。
小学掌握的语法:1. to be句型2. there be句型3. 一般现在时句型4.现在进行时句型5.一般过去时句型6.情态动词can引导的句型7.一般将来时句型.初一上12个单元中,小学没涉及的话题只有这四个:Unit 5谈论运动项目;Unit 7谈论价钱; Unit9谈论影片;Unit 11谈论几点做某事。其他的话题既然学过就可利用起来,在教学时我们注意,由复习小学的旧知识,导入新授知识,对教材的内容作适当的调整与充实。对教材中有的前后相关的内容,根据学生的情况,再放到一起来教学。这样,既让学生把小学与中学的知识有机地衔接起来,又不让他们产生初一英语太简单的错觉,逐渐使他们能意识到初中的英语不难学,但确实要下点功夫,也就能更好地激起学生成功的欲望,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对不同单元内容根据学生的需求来整合。
考虑到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 教材往往把一个学习内容(如一个语法现象) 分散在几个单元或几册书里进行教学。教师可以把某些知识点提前进行讲授。如七上 Unit8学When is your birthday?就可以引出八上Unit 9 When was he/were you born?的整合内容,这样不但练习了多个月份与日期的英文表达方式,而且丰富了本单元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对同一单元里部分内容的整合或增减。
要围绕单元话题进行任务设计,不管是Section A还是Section B,所有的活动都是为话题服务,更加突出教学重点。
比如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仿写,一般是3b,课本里是放在3a的下面,让学生学完3a,仿照着写出自己的文章。我们用起来觉得挺别扭的,学生每次去写,都要去翻看前面2a和2b里的信息,尤其是有时2a 、2b和3a不是同一天处理,更是不方便,因此我们经常是听完听力后,趁热打铁,马上让学生落实到笔头上,写出自己的文章。
有的听力材料篇幅太长、生词太多、练习设计得太难(动手写的内容太多),如果教师按照教材内容上课,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会受到打击,所以,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寻找能替代的听力材料或者进行改造。比如九年级Unit15中2b这个听力,是关于海牛的,语速快,生僻单词太多,因此我们删减了原先书中的表格,改为选择题了,效果就很好,一样达到了预设的目标。
(四)对同一内容可采用不同形式处理。
现在中考英语试题加大了写作分值,而课堂上学生说的时间多了,写得较少了。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不容乐观。不妨采用同一内容,采用不同形式处理方法。通过对内容改写、缩写以及连词成句等措施来解决存在的问题,以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又有助于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和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如将听力原稿改编成叙述的小短文,转换人称等。每一堂课,我们都注重让学生动手写点,或长或短,或多或少,利用班级里的实物投影进行作文的全班点评,老师用红笔当场进行修改、点评,有效促进了全班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四、我们的反思和后期工作重点
1.以课标为刚,以教材为源。教师在整合教材前,首先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吃透”教材。教师要用整体理念为指导对英语教材进行全程整合。只有用全局观来看待整个教材整合,才能够清楚地知道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应该如何整合教材。
2.以需求为基,以学生为本。教师在对内容进行调整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实际需求,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和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需要,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引导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对于学习程度较差的学生,可删减教材中部分难度较大的内容,缩小学生的学习范围,并适当补充一些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知识,以获得教学实效;对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则通过提供补充学习资料,增补学生能够接受的内容,扩大和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教材中如果有涉及学生不熟悉的话题,或教材容量过大,或信息量过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量,或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不适合学生,等等,教师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地补充或删减。
3.后期打算。下学期,我校九年级将以话题为主线进行五本教材的整合复习,提高课堂效率,以前需耗时大约一个半月的教材梳理,现在仅用24节课左右就可以高效完成,既夯实基础知识,又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新目标英语按话题分类复习安排
话题 |
单元 |
建议课时安排 |
个人情况及家庭、朋友 |
七(上)unit 1, unit 3, unit 8
七(下)u 1, u7八(上)u 9 |
2 |
日常活动 |
七(上)unit 7, unit 11七(下)unit 5 八(上)unit 1, unit 4 九年级unit 2 |
2 |
学校生活 |
七(上)unit2, unit 12八(下)unit 4 九年级 Unit 1 |
2 |
兴趣与爱好 |
七(上)unit 5, unit 6, unit 9 八(下)Unit 6 九年级 unit 6 |
2 |
计划与愿望 |
七(下)unit 4, 八(上)unit 10八(下)unit 1 |
1 |
节假日与社会活动 |
七(下)u9, u 10九年级unit 8 |
1 |
饮食与健康 |
七(下)u 8 八(上)u 2, u 7 |
1 |
天气 |
七(下)unit 6 八(下)unit 10
九年级Unit 13 |
1 |
旅游 |
八(上)u3,u 8 九年级u 7 |
1 |
问路与指路 |
七(上)u4 七(下)u 2
九年级 u11 |
1 |
规章制度与风俗 |
七(下)unit 12, 九年级 unit3, unit 12 |
1 |
猜测与能力 |
七(上)unit 10 九年级 unit 5 |
1 |
动物与环保 |
七(下)unit 3 九年级 unit 15 |
1 |
请求、建议、征询意见 |
七(下)u 11八(上)u 5, u11;八(下)unit 2,unit 7, unit 8 |
2 |
比较 |
八(上)unit 6, unit 12 |
1 |
条件与假设 |
八(下)unit 3 九年级 unit 4 |
1 |
叙述过去发生的事 |
八(下)unit 3 九年级 unit 10 |
1 |
曾有的经历 |
八(下)unit 9 九年级 unit 14 |
1 |
发明创造 |
九年级 unit 9 |
1 |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多角度钻研教材,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要尽可能地由教材的“复制者”转变为教材的“创造者”,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自己使用的教材做出适当的增删、整合和重组,加深、拓宽课程的内涵和外延,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