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思维活动的高级形式的创造性思维,是个人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从某些事实中寻求新关系,找出答案的过程。在语文阅读教学特别是探究性阅读中,更应注意这种思维训练,因为探究性阅读的本质就是一个思维创造的过程。在探究性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启发学生主动参与阅读过程,主动探究,主动发现,还应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提出自己的“疑问”,因为“疑问”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茫然,产生认识冲突,促使他们积极的思考、探索,引发并锻炼他们的创造思维,在探究性阅读中的创造思维始于“问题”,没有探究阅读中的问题便没有创造思维的产生,因此在探究性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培养和善待学生的质疑。教师对学生在探究性阅读中提出的问题,不论多么肤浅或异想天开,都应加以肯定,因为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出问题便是勇于创新的开始。实际上作为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过程中应该以“质疑”为突破口,推动学生不断发现和提出问题,从阅读材料中筛选信息,处理信息,猜想验证并形成解释,从而达到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的目的。2.给学生创设“质疑”的时空。有时在探究性阅读过程中,学生提不出或发现不了问题,但这并不是不是学生没有疑问,不爱质疑,主要是因为教师不曾给学生留有“质疑”的机会,忽视了学生的创造潜能,不能发现和撞击学生智慧的火花和灵感。所以在对阅读材料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设疑”形成“问题”空间促使学生为“问题”而思,为“问题”去“发现”、“探究”,这样在整个阅读中有了充分动脑、动手、动口的时间、空间,创造性思维也得到充分锻炼。3.要注重实践。探究性阅读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具体实践获得经验,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主动思考、认真分析、解决问题,这在实质上体现了在探究性阅读中唯有实践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思维这一理念。因此,教师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把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知识和经验,在实践中激发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验证自己的创造性思维的成果。如在学习《向沙漠进军》一文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调查近年来青岛地区沙尘暴发生的次数及它产生的原因、危害和对环境的影响,然后结合自己在《向沙漠进军》一文所学知识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些想法和具体措施等。这样学生就有效地在对问题的探究中锻炼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