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长成的。
教育是慢的艺术。
即使是知识的获得,经常也是困难、艰苦、缓慢的过程;人的成长更是曲折、艰难,有自己的规律,一点也勉强不得。
对待学生,应更多的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思考问题,站在不同学生的立场上来提高学生、帮助学生。我们要等待那些所谓的落后生的成长——他们智慧的觉醒,力量的增强,某种人生信念的确定。
教育之路更像一场马拉松赛跑而不是百米冲刺,前100米领先者不一定就能成为全程的优秀者。在这遥远的教育征途上,需要我们为真正有能耐的人而苦苦等待;不因学生的一时之“慢”而怠慢他,不因学生的一时之“失”而失去他,因为这只是“一时”,我们应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他们“能行”。
“欲速则不达”,对学生更要看后劲,静静的等待,等到他开花的那一天。
孩子成长,是一件缓慢美丽的事情,让我们耐心些。一抓就灵,那是吃激素。
是啊,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一味地催促孩子,却忽略了他们自身的成长规律,淡忘了他们内心的情感需求。对速度的崇拜和对效率的迷恋,使我们丢失了那颗宽容孩子的心,与孩子一起享受生活的心。
每个孩子都是在“错误—学习—尝试—纠正”的认知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可惜的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忽视了这个道理,常常不允许孩子犯错误。要求孩子做每件事都百分百正确,这对孩子而言是极不公平的,也是不可能的。
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在亲历亲为的实践中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在体验中领悟错误,在错误中学习并改正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