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一中-新闻页

您目前的位置:教学科研-51>教师风采--51中>正文

超前的教育理念3

发表时间:2011-12-02 阅读次数:4269

三、注重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专业理论支持。

学校设置的学术部,顾名思义是专门指导教师教学,给教师以教育的理念支撑的。让人感叹的是一个中学聘请的一些博士,专门负责学术,水平之高让人感叹!学术部主任彭敬慈博士是一位见识多广的,风趣幽默,他的普通话我们还能听懂。

博士给我们的讲座,是关于“课程设置”,听后耳目一新,他的讲座形式也让人难忘。一直与听者互动中进行,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博士先让大家写出对课程理解的一句话,接着在这一句话中挑出一个最关键词。他把大家对课程理解的一个关键词在这句话中标注出来,他一一列在黑板上。进行分类:大致为知识、学问;资源、内容;活动、过程。接下来,他把课程理解为:课程是一系列经过仔细策划的学与教的活动,在编制时,充分考虑到以下四大元素:目标、内容、能力、评估。他特别强调不是“教与学”的活动,而是“学与教” 的活动。

他用很通俗的话阐述了 “教”和“学”关系,常见的两种情况(1)教得很好很好,学的不一定好。(学生不认同教师)(2)教得不太好,但学生学得很好。很常见的例子,年轻的教师,老师通过幽默的谈话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学生,关心学生,上课的气氛好,学生自然就学得好。

目标

内容

方法

评估

 

 

 

 

 

 

 

 


博士,举例让我们更加理解四大元素之间的关系:例如:制定《摄影课程》

以十个课时为例。

A方案:先讲解器材的结构,器材的原理,摄影的方法与技巧,曝光的敲门,不断地重复记忆这些知识,用去8课时,第9课时去外景,实践一下,第10课时,考试结业。这个方案以知识为目标。强化知识,死记硬背。

B方案:简单了解摄影器材,如何使用,老师示范摄影技巧,曝光时间控制等知识,用去4课时,去外景实践摄影,老师陪同,随时随地指导,交流摄影的技巧,评估初级作品。用去5课时,第10课时,交作品,评估课程实施的情况。这个方案以过程和方法为目标,重视技巧的传递

C方案:先带领学生(员)到老师家中,看老师的摄影作品,或者是搜集的摄影作品,老师一同感受摄影作品的美感,一起开“沙龙”,探讨摄影作品的美,用23课时,接下来,鼓动学员想不想拍出这样伟大的作品引起兴趣。再用23课时上课,了解摄影器材的使用方法,曝光时间的控制等。再用45节课去外景实践,老师一直陪同观察学生对摄影的兴趣。一定没有考试,也可能没有要求上交的作品。老师以学生对摄影的兴趣为培养目标。

三种方案来看,很显然在制定课程时,因为目标不同,你的课程内容就不同,方法越来越多,对学生的评估也就不同。

因此我们是不是特别注意:

1.在实际的课程设计中,俺们制定什么的目标最重要。一节课,一节班会,一个活动,一个例会等,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准不准确?

在现今的教育教学中,严重忽视了对三维目标中最高级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施和评估,听了博士讲座,很激动,我想:老师们要认真学习落实课程理念,在设计我们的教学目标时,是要重视知识与技能目标完成,是要重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

正如上边三种方案所说的,知识目标,过程目标都可以简单的用考试和交作品来评价,学生的兴趣,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难,评价更难,评价更需要科学性,是不是可以不注重评价的形式。

2. 呼吁不过于看重学生的成绩,更不能单一用学生的成绩评估老师,要多方面综合评价。在评估教学时,重视对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采取的手段,教师在学生评估方面是否全面。倡导让每一个老师成为课程实施的智者,重视学生的兴趣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采用正确的恰当的教育教学手段。杜绝重复性,死记硬背作业,减轻学生负担,让学生快乐度过每一天。

总之,香港一行,收获颇丰,感慨万千:

学校最关键的的部门是什么?我觉得是引导教师用正确理念指导和约束自己教育教学行为的部门。教科室?教导处?管教学的副校长?学校的一把手?这个部门的人选得过硬----素质过硬,水平过硬,视野过硬,理念过硬。一个学校有这么一个或者几个领航人,这个学校的办学水平就不会低了,一定是一个高水平的。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明日的人才是什么?是国际化的,有全球性观念的,香港的当地的语言是粤语,学校还用,更重视普通话的使用,有些课程还用英语教学,他们生活在多种语言氛围内,受到多文化熏陶,他的交流是多元的。

教育低年级的理念更加重要,为了小学1年级学生考双百,加班加点。烦恼过早地写在小孩的脸上。学习的兴趣荡然无存,何以能到谈今后的学习。因此为小学生教育设定恰当的教育目标,恰当的理念下指导准确评价,减轻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高高兴兴上学堂。为实施素质教育而努力。

感谢教体局给了这样一个学习,开阔眼界的机会,我会把我看到的,我的思考,我的感悟与大家分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