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一中-新闻页

您目前的位置:教学科研-51>教学研究--51中>正文

如何进行探究式教学

作者:曹艳红发表时间:2011-12-06 阅读次数:975
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索、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探究式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实践探究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加强引导,实现教学目标

 新课程条件下,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评价者。学习过程是一种特殊认识过程,是一个知识的动态生成过程,学生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引领。探究式教学的开放性不等于学生可以随心所欲,探究过程的自主性不等于对学生放任自流,探究结果的多样性不等于学生学习目标的模糊不清。在强调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教师强有力的组织、指导、调控是必要的,否则探究过程就可能失去正确的方向和必要的秩序。

在整个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就是使探究活动直接指向过程本身。教师通过引导和支持达到组织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其引导作用和支持作用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教师既要使学生的认知和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又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正确的道德信念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巧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要善于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和探究氛围。真实而生动的教学情景,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滋生探究欲望。鲜活生活场景的生动再现,重大热点的引入,富于情绪感染的语言渲染,独辟溪径的问题展示,入木三分的理论剖析,充满竞争、富于挑战的活动设计等,都能较好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值得强调的是,教学情景的创设,一定要服从于探究活动的开展,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选择和设置生活气息浓郁、具有探究意义的情境,引导学生分析、思考、探究、体验,是创设教学情景的一般原则。所以,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注意两点:一是情境的创设要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材料入手,同时联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二是尽可能地创设条件,使学生很快融入情境之中。

三、善于总结,培养学生能力     教师要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合作探究情况,简要归纳、概括要点:应掌握什么方法,弄清什么概念,明白什么道理。几句画龙点睛的话,就给学生以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交待。然后,要求学生运用自学和探究获得的知识,学会举一反三,解决类似或相关的问题,从而牢牢掌握知识。让学生学会分析、解决问题是探究式教学的关键,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多种探究方法,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分层教学,给每个学生探究的权利和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探究中显示自己的才华。使之在教师的激励、启发和诱导之下,通过“学、思、疑、问、探”等多种方式,去挖掘自己的内在潜力,获得新知、增长能力、体验解决问题后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