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一中-新闻页

您目前的位置:教学科研-51>教学研究--51中>正文

《社戏》教学新点子

作者:余映潮发表时间:2011-12-07 阅读次数:1143
方案一:
教学角度:主问题探究——用篇末段巧设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教学主要步骤:1。导入激趣。由童年话题导入。2。通读课文,了解内容。复述课文。3。探究性学习。①主问题设置:文章结尾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鲁迅先生真怀念那夜似的好豆和好戏?这句话还包括一些什么思想感情?②探究“戏”好在哪里。理清:写了几出戏?“我”和小朋友们看戏时态度怎样?圈点关键词语作答。③探究“豆”好在哪里。阅读“偷豆”部分,领悟其中蕴含的童稚。④戏看得令人昏昏人欲睡,气得少年们破口大骂;豆,也只是滴着露水、带着泥土的普通罗汉豆,作者为什么还念念不忘呢?探究其深层原因。⑤归纳小结。4。拓展延伸:你对童年持何观点,是否也和先生一样怀念那种“旧来的意味”?
 
方案二:
教学角度:一词经纬——用“乐土”一词来组织全篇教学。
教学主要步骤:1。童年生活回忆例谈,切入“乐土”。2。通读课文,以“乐土”为线来理清脉络:平桥村于“我”之所以是“乐土”,是因为那里的有趣事、美景和善良的人。3。分块学习课文。①以“乐土上有哪些趣事”带动小说情节的分析。重点分析“看戏”和“偷豆”。②以“本文写了乐土上哪些人”带动小说人物的分析。重点分析双喜形象。③欣赏夏夜行船、月下归航两部分,领略水乡美景,理解小说多角度写景和情景交融的特点。④小结,点示小说主题。4。拓展延伸:在你童年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一方“乐土”,时时勾起你美好的回忆?快把它说出来,以飨听众。或者课余把它写下来,写出真情实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