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一中-新闻页

您目前的位置:教学科研-51>教学研究--51中>正文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作者:马虹桥发表时间:2011-12-07 阅读次数:1179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山东省青岛第五十九中学    马虹桥    201088 10:08

教育专家对数学情境的定义是:一种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刺激性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是从事数学活动的环境,产生数学行为的条件。布鲁纳认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一个好的开始能够在大脑皮层建立一个优势的兴奋中心,由此激发学生的兴趣,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一、   悬念型问题情境

在讲乘方运算前,老师先拿出一张白纸说:“同学们,这张白纸厚度只有0.1mm,经过对折27次,纸的厚度将是多少?大家猜猜看,有电线杆那么高?还是有七八层楼房那么高?”学生不得其解。老师略作停顿后说:“那将超过世界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8848m!”学生惊讶,老师乘势指出:“学习乘方运算后,我们可算出其厚度为0.1 mm13422m。”学生定会兴趣盎然地设入新课的学习,创设悬念型问题情境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再例如在讲解代数式时,提出以下问题:假设将地球赤道处拉一条彩带,拉紧后又多放出一米,则彩带与地球间的缝隙将可以放下那个物品?一张纸?一个网球?一个篮球?

 

二、   情感型问题情境

在教授《人口老龄化》一课时。需要学生收集并整理大量的老龄化数据,这是相当枯燥和乏味的,课前播放了一个“关爱老人从心开始”de公益广告,使得所有枯燥乏味的活动变得有意义。

在教授《勾股定理》一课时创设了如下情境:

l        是人类最伟大的是个科学发明之一

l        对它的证明趋之若骛,其中有著名的数学家,也有业余数学爱好者,有普通的老百姓,也有尊贵的政要权贵,甚至有国家总统。证明方法已有500余种。

l        由我国于公元前1100年最早发现

这样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   简单幼稚型问题情境

这是在进行新的内容或较难学习的内容时常使用的一种方式。目的是吸引更多的学生能加入到学习中来。如在探索规律之一课时使用这样儿歌的开始:

 

  一首永远唱不完的儿歌,你能用字母表示这首儿歌吗?

    l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l声扑通跳下水。

    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2声扑通跳下水。

    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3声扑通跳下水。

    N只青蛙,N张嘴,ZN只眼睛,4N条腿,N声扑通跳下水。

   

以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开始,使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的规律性以及用数学式子表示现实规律的可行性与应用性。渗透“利用环境学习”的设计思想。(师生齐读儿歌的这种温馨感觉久违了,这节课就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开始了。)】

 

 

四、   时尚偶像型问题情境

之为迎合学生的口味,获得更多学生的关注如在讲授《有效数字》一节时使用姚明的小档案,并配上姚明的大幅照片,绝对吸引眼球。
位置:中锋

高度:2.26m

生日:1980.9.12

体重:134.3kg

球衣号:11

籍贯:上海

手掌: 21cm

臂长:221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