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一中-新闻页

您目前的位置:教学科研-51>教学研究--51中>正文

谢落的华丽

作者:天桥区大桥镇第二中学 王素文发表时间:2011-12-09 阅读次数:1196

华丽如墙上的油漆,最初的颜色是如此的灿烂、艳丽,只是岁月的流逝,会将它一层层剥离,当它失去了最初的绚丽,变得暗淡、萎落,有谁,会为它轻声的叹息…...

时代的发展,最关注的是人的需求,生存空间、生活条件,生计需求……文明是人类创造的,所以,只有人类才有权利毁灭旧的文明,建立新的文明,新事物被旧事物代替,是自然的规律,但偏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对每一种美丽的谢落都会惋惜伤怀,即使他们自己也知道,他们没有力量阻止这种谢幕和交替,城市的发展,需要果断的决策,城市化进程,需要更大的空间,这是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但偏有这样一群人,会对这种旧的文明的逝去叹惜,或许是因为只有他们知道建立一种文明的艰辛和不易……

十几年以前,无意中看到大桥镇刘光照村的一套老房子,被深深地吸引,那是一套四合院建筑,三进规模,灰砖灰瓦,棕窗黑柱,低调的色彩,但严谨的格局,精致的砖雕,向我传递着一种奢华的意境,一如中国人的性情,内敛,深邃,不张扬。十几年后的今天,作为济南天桥区仅有的两个农村城镇之一的大桥镇,被列为新农村建设的首选,农村的平房会被推平,变为简约时尚的楼房,我立刻想到了它,只是,十几年后的今天,我再见到它时,它已破败不堪!

通过走访调查,我知道在济阳县举人王村还有这样的老房子,我立刻赶往那里:它无声的矗立在那里,与周围的红砖红瓦的新建筑相比,它一点也不引人注目,它的门并不宽敞,甚至破败不堪,但打开的门里,隐约看到深深地天井,对称的厢房,高挑的屋檐,层次分明的植物,当我走近,我看到它的门楣上方绚烂的彩绘,精致的木雕,庄严的石刻,屋顶严谨的层次,每一片瓦都有花纹,每一块砖都讲究尺寸,梁、椽、檩结构严格,正房,耳房,厢房,后院层次方明,让我们仿佛看到上一个世纪严谨的秩序。它是上个世纪华丽的缩影,但时代的进步让它退出了时代的舞台,它不抗议,不争辩,默默地承受,我听说,它经历过解放前,解放后;经历过大户人家,政府驻地,学校,流浪人员收容所……唯独没有经历过爱护和修缮!即使它的庭院长满了杂乱的从草,茂密的树木,砖雕已不知去向,彩绘已斑驳不堪,结构已破落无序,但依然遮不住它昔日的奢华,远去的优雅,时间让它的华丽逐渐萎落,时代让它的空间一再缩小,今天,明天,后天,终有一天它会在我们的视线中永远消失……你心疼吗?我的泪不仅落下……为什么我们这样的人会在意这些?为什么我们这样的人会这样敏感?为什么我们这样的人会这么脆弱?唯一能做的就是记住它们,它们曾在这里停留过,它曾经以一种合适的方式在合适的时间诠释过一种文明或文化!只是现在,那个时代已经远去,它注定以这样一种孤独的方式演绎谢落的华丽……

我能做的还有让我们的孩子们记住它们,为什么呢?它至少代表了一种历史:中国有过,其他国家没有;它至少代表一种文化,我们有过,其他民族没有。

(课题)谢落的华丽                                                                    

教学目标:

1、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内涵。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3、探讨如何让传统文化与新文明和谐共存。

课前准备:学生分组调查村子里独特的建筑,并拍成照片备用。

导入:

谈话导入

1:你喜欢怎样的生活环境?

2,当你住上高大宽敞的楼房,是不是觉得生活上了一个层次?

3、你知道从前的人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讲授:

这是老师在刘光照村和举人王村拍摄的图片,看一下这些建筑与今天的建筑有何区别?

学生观看图片,谈感受

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讲解北方四合院的结构特点和代表建筑以及蕴含的意义。

四合院,四就是四方,东南西北,合,就是围得意思中国人自古追求天与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所以,四合院在一段时期是人们的一种理想建筑,既在形式上将人和天隔开。又通过天井、庭院把天、地、人联系融合……

观赏保存完整的四合院建筑(北京四合院)讨论

1、你有何感受?

2、如果居于其中,会是一种怎样的生活?

3、你觉得它代表了当时人们怎样的心理?

4、为什么只有中国有这样的建筑?

5、这样的房子你舍得把它拆掉吗?

学生活动(调查后交流)

1、你的村子里有这样的建筑吗?

2、说一下它能不能与时尚的高楼大厦并存呢?

3、它怎么与现代社会和谐相处呢?

4、描绘一下你理想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