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一中-新闻页

您目前的位置:教学科研-51>教学研究--51中>正文

没有“蓝钻”“红钻”

作者:山东省临沂第九中学 刘晓梅发表时间:2011-12-09 阅读次数:1218
研修的十天,收获的十天。可惜,在我收获的篮筐里没有蓝钻、更没有红钻。蓝钻、红钻是代表了级别,是看好评率。我羡慕那些有蓝钻,甚至有红钻的老师们。

我每天听看专家的讲座和优秀教师的课例,自己对每一天的模块也都认真的学习,并按时完成了研修作业。同样我与在线研讨的老师们各抒己见,博取众长,老师们将各自所经历的引以为豪的教学案例、教学故事与大家分享,并积极提出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共性问题甚至于解决方法。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写好自己的文章,并获得指导老和专家的好评。但是十天过去了蓝钻、红钻没有一颗和我相遇。

总结一下自己的文章基本上每次都是和蓝钻、红钻擦肩而过,与别人相比在内容和选材上也差不多。那问题在哪里呢?反思自己,后过头再看看蓝钻、红钻的文章,好文章不一定是文字精准,辞藻华丽,语言优美,高谈阔论,宏篇巨制。钻石文章写得并不是让人只能是望洋兴叹,很多内容写的是常人眼里的事,文章通俗易懂,叙说简单明了,文风朴实无华,是实际情节的表述,真实情感的流露。而且这样的文章似乎所有人都会写。最重要一点是蓝钻、红钻的作者们更会感受生活、积累经验、整合资源。

通过这次研修的平台,我的收获是比蓝钻、红钻更有价值的钻石,那就是“学人之长,避己之短。”我不是写作的作家,但是我会把学到别人的精华,落实到实际的教学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