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的重要性和用途在中国,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不是什么新闻,英语对我们来说最大的用处是它的工具性,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给这个工具外加了太多的东西,例如成功和品位,还有一个发展中国家对英语复杂的心理等等。我们对它有着过于强烈的渴望,它几乎意味着另一种生活。
面对英语,我们的态度也是复杂的。一方面,人人都希望学好英语,羡慕英语好的人;另一方面又对在汉语中不时夹杂英语的人嗤之以鼻,同时对英语非常好的人的态度也很奇怪。
对英语复杂的态度导致学习英语的复杂态度。有的人学英语的目的很明确,像那些在“新东方”学习的人。网大2月公布的“中国英语教育用户情况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对象的受教育程度比较高,中学的有77人,大专的有223人,本科的1214人,硕士的252人,博士的52人,博士以上的6人。他们学习英语最直接的目的依次是“提升自我”和“出国”。28岁以下的调查对象以出国为首要目标,28岁以上的则是为了提升自己。值得一提的是,28岁以下的人看《疯狂英语》的比例超出28岁以上的被调查者。
大名鼎鼎的新东方校长俞敏洪是个典型的把英语当工具的人。据说他的英语水平并不怎么高,考托福和GRE,成绩都不怎么样,但他愣是办了一座全国最有名的英语学校,上“新东方”几乎是每一个打算出国的人的必经之路。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俞敏洪非常明白英语是干什么用的。
1.对外交流需要英语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问交流越来越频繁,中国人出国和外国人来中国正逐步成为平常事。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接轨,这种交往还会急剧增加。国际交往中使用得最多的是英语,飞速发展的国际交往与比较低的外语水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正是在这种形势的推动下,人们正在以极大的热情学习英语。
2.不出国也需要英话
随着近年来世界范围的信息高速公路的高速发展,世界进入了信息社会和网络世界(1997年世界经济论坛会议语),地球显得越来越小,国内和国外的界限变得不大清楚了。从一定意义上讲,可以说国内就是国外。例如随着Internet网上多媒体(文字、声音和图像)的World Wide Web(即www)的出现,各种虚拟(virtu al)事物层出不穷。
3.不搞高科技也需要英语
一般说来,我们中国不仅仅在尖端科技方面落后于外国,在一般科技方面也远远落后于外国。任何从事非尖端科技工作的人要想在自己的专业方面有长进,也必须懂得英语,以便及时了解国外的动态,吸取其先进经验。
4.不从事科研工作也需要英语
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你能解决,别人不明白的问题你能说明白,别人预见不到的问题你能预见到(其实可能是从外文书刊上看来的),如此等等。你可能会被那些从来不看外文书刊的同行视为能力和智力过人。如能在搞通的同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加以改造,可能还有所创造。
5.英语的其他用途
由于改革开放形势的需要,社会对于英语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学会英语以后即使不去做英语教师,起码也可以辅导别人学习英语。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下一代人的英语水平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大学毕业的父母,可以辅导孩子学习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