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美术新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的定位上,都是围绕的教学目标而来的。同时我也相信教育“教无定法”,也是我的教学理想与追求。它是依托于“定法”的“法”开发拓展出“无法”,同样达到“定法”的目的。这种境界,似乎很大,说起来又显得空,就用几个正在学习中的几个方面,来和大家谈一谈吧!
(一)要学会“见风使舵”,这个词多见贬义词性,可我这里就沿用他的本意。我通常承担一个级部的教学,大概会有十六个班左右。曾一何时,想到每一节课的内容要重复讲十多遍,觉得无聊且浪费生命,于是每天疲于应付上课,职业倦怠油然而生。现在想想这种倦怠情绪不是来自于课多劳累,而是一种教学思想不成熟和没有科学的教学方法的表现。从一次学校组织的培训中观看到魏书生老师讲教学,改变了我的教学,其中一句话很实在,大概是这样说的“学生一届接一届,如同大海潮水,一浪接一浪,永无休止。我们当老师的如果没有别的门路可以转行,大概会在这个岗位上呆一辈子,与其整天被调皮的学生折磨的一肚子气,不如想想办法,让自己的工作顺利些,愉快些,找到与这些学生共同学习生活的方式方法,一方面对自己身心健康有利,同时那些孩子也会在您的教育下获益”。是这句话调整了我的教学思想,开始想方设法探求教学奥秘及乐趣。奥秘是师生和谐相处,共同享受学习生活。乐趣很简单,就是变着法的创造性实现教学目标。
十六个班级,班风学风各异,若评价一个班级在整个级部的好劣中差,问我们音美老师还是比较客观的。在这种教学状态下,及时有效调整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显得非常重要,就是看什么样的班,就上什么层次的课。有的班级会让教学有教授级的感觉,有研究的气氛,于是教学方法就是严谨的,知识面精深广泛的,往往备课的最高理想在这些班可以较顺利实现,比如印象主义画派的作品的理解和承上启下的历史意义,你可以采用较为严密的语言逻辑,可以有些专业术语穿插其中。有的班级活跃,而且他愿意和你一起活跃,这点很关键,怎么达到这种合作关系呢,就是要人性化管理,顺着他们的探索方向,不是放任,不知不觉的引导到你的教学目的中来,会让你有主持人的感觉,比如人物动态简笔画,采用互动的模式,热烈而愉快的进行,让不同的学生摆出不同的动态,增加课堂学生兴奋度提高兴趣,这个活动在有些班级搞不好会乱成一锅粥,根本谈不上教学目的了,光维持治安就把你想上好课的好心情破坏了,
(二)要学会“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这似乎又是一个贬义词,在这里又是本来意义的展示。这里的人,是教学班级里的学生,追根到底,就是引用孔夫子的“因材施教”,做实事求是的不虚伪的老师。学习的人,要被充分尊重,哪怕他是智商有缺陷的孩子,在职业道德中,教育应该是平等的,虽然学生对教育成果的吸收量和学习能力千差万别,面对不同的他们目标就应运而生,方式方法不由得不变。在班级教学中这一点不容易达到,可是可以通过教学评价得以实现的,作业批改时,我通常是以学生自己和自己比,把学习态度作为评价依据。我们在教学中要强调态度决定一切,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
(三)要学会“小中见大”,目标不在大小,实现就好;方式方法不在花哨,好使就好。教学中四两拨千斤,小事情说明大道理,易懂好学的课堂,就是学生的最爱。目标好取而实现目标的道路难求。动脑筋想方法,举例子,做示范,十八般武器都提前想想,这就是方式方法的运用技巧了,课堂中千变万化,你明明为了目标准备好的方式方法实际运用时就失灵,假如一根筋走下来,不但你难受,学生也跟着受罪。在每一节课的安排,每一个知识点的领悟,每一个审美思想的共鸣,每一个技术技法的传授,每一句教学语言的逻辑顺序和教师态度语气,作为美术教师的我们在教学中无时无刻都在运用,有时是自觉的,有时是无意的,有时是刻意安排的,有时是即兴发挥的。
我们当然想追求有效教学法,在新课程教学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的“方式方法”是一门非常丰富且很有智慧的一个研究项目。有法可依的标准,却不是束缚我们探索的僵硬信条。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人格和魅力,展示自我,实现有自己特色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