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一中-新闻页

您目前的位置:教学科研-51>教学研究--51中>正文

从地方文化中发现美——乡土美术教学设想

作者:龙口市龙矿学校 王红芹发表时间:2011-12-23 阅读次数:3155
从地方文化中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
                                                                                ——乡土美术教学设想
今天的课题研讨,看到范云老师从普通老师成长为一名神剪,并将剪纸艺术带入课堂使地方文化资源在学校美术课堂的传承和发展,我心潮澎湃。置身这片人杰、地灵、民俗民风浓厚的热土,我们却很少认识我们的村庄,我们的家园及脚下的土地、土地上的民间文化。一方水土孕育出灿烂的地方文化,它是一个地区名俗民风体现的载体,我们美术教师也有责任促使学生对地方乡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使其能在我们这一代中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龙口的乡土资源也很丰富:剪纸艺术在全国闻名;当地在过年过节、上梁、结婚生子时用的花饽饽;棒槌花边;,都可以纳入我们的课堂教学。
        
              (胶东大花饽饽)(网上搜的图)
胶东是玉米产地,玉米皮成了附属品。当地人发挥聪明才智,除了蒸馒头时用他代替笼布,还用它编成麦穗辫,然后再经过造型、缝制,做成各种杯垫、地毯等。听我婆婆讲,制成品都是出口的。我很感兴趣,就相接触接触。在慢慢的了解过程中,我喜欢上了它。但我觉得它的现有制成品都显得形式单一、制作粗糙,能否将它精加工、再创造呢?去年我和老公专门去莱州走访了老艺人、工艺品加工厂、染料厂,取经、买染料,然后进行了尝试。作品如下:
      
 
  这是原来的玉米皮编结工艺品。  左为杯垫,右为蒲团。(网上搜的图片)                          
上左图为“吉庆团圆”。作品中如加上钟表装置,可成为装饰性很强的特色钟表。右图为“五福献寿。”
                       
 
上左图为“青花瓷”,右图为“京韵飘香”壁挂。(原创作品)
(上面四幅是我加入自己的理念创作的桌垫、壁挂。其实你可以根据自己需要将它为你所用。)
从今天看完专题研讨后,我就有了新设想:——将玉米皮编结工艺品引入我的课堂。而且这一内容上起来可以形式灵活,即可以上成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玉米皮编结巧制作》,先教学生编制玉米辫、染色、组合缝制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实践。在学生掌握一定的制作技法后,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创作:既可以设计图案还可以设计成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新作品; 还可以与八年级综合·探索课《城乡美术文化考察》相结合,上成综合、探索、实践课——《我最爱我的家乡》,分四环节进行:(一)调查:将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调查,调查内容可以是:“我的家乡”了解家乡历史、现状)、“家乡的民间美术”(了解一些主要民间美术及其演变、故事、艺术形式、特色等)“民间民俗活动”(了解民间美术在民俗活动中的作用和现实意义)。调查可以文字、图片、实物、绘画日记等形式做记录。(二)探究:学生课上分组展示自己调查搜集的实物、图片等,并归纳总结自己的收获。教师引领学生对“祖辈留下了什么”、“民间美术对我们有何意义?” “如何面对我们的乡土文化”等话题,进行广泛讨论与探讨。激发学生对家乡及乡土文化的热爱和学习热情 。(三)、体验:可以按《玉米皮编结巧制作》进行,(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乡土文化,比如花饽饽。)(四)拓展:(1)创意写作,把调查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用日记、散文等形式写下与家人、朋友分享(2)可在校内、社区举办学生乡土美术作品展、推介会,将自己的作品展现给同学、家长、社会,让大家都来关注热爱乡土美术。(3)利用节假日,让父母带着参加各种民间民俗活动,认识这些乡土美术在民间民俗活动中的作用,体验民俗活动的现实意义。或者和七年级综合探索《装点我们的居室》相结合也可以。
       
这是作品装饰居室后图片(我自己的家)
                
              这是作品装饰居室后图片(我自己的家)
这是我根据今天的所学及生活中的尝试,进行的乡土美术教学设想,当然如要将它真正带入课堂,还要做很多细致的工作。还望各位学友、老师帮助指正,也望有共同志向者共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