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2(关于组织举行2015年全国初中物理“边学边实验”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大赛青.zip
各区、市教体局教研室,局属各初中学校及相关民办学校:
为提高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边学边实验”课题实验点校学生的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推动我市初中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探究能力再上一个新台阶,经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和中国物理学会中学分委会共同研究决定,将组织举行2015年全国初中物理“边学边实验”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大赛青岛赛区比赛。有关事宜如下:
一、比赛时间
2015年3月21日(周六)上午8:00开始。
二、比赛地点
青岛大学附属中学。
三、参赛单位以及参赛学生人数
1.参赛单位:
为了全面促进我市实验教学,本届比赛将参赛范围由课题实验点校扩大到全市范围。各单位参赛学生均为初三学生,参赛学生人数(一组两人)具体分配情况,请详见附件1。
(1)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边学边实验”老实验点校:
包括:青岛5中、7中、21中、26中、37中、39中、50中、51中、57中、59中、61中、实验初中、智荣中学南校、智荣中学北校、超银中学市北分校、超银中学四方分校、银海学校、青大附中。对于上述老实验点校,根据各校参加实验的学生人数,并参考往年比赛成绩情况,分配给各校不同的参赛组数。其中,比赛场地学校另外增加两组参赛名额。
(2)2014年新增实验学校:
包括:青岛16中、22中、27中、31中、33中、47中、49中、53中、62中、63中、64中、二实验。对于上述新实验学校,由于各校实验学生基本一致,因此各校均分配2组参赛学生。
(3)市内三区及局属其他学校:
包括:青岛4中、23中、24中、28中、34中、40中、41中、42中、43中、44中、56中、65中、体校、长泰学校。上述各校各分配1组参赛学生。
(4)其他区、市:
崂山、城阳、黄岛东区、黄岛西区、即墨、胶州、平度、莱西,各派3组学生参加比赛;
高新区派1组学生参加比赛。
2.各参赛单位视情况、条件自愿参加这次比赛,条件不足的单位可以不参加。参赛的单位必须提前组织实验操作选拔,择优选择出参加比赛的学生。参赛学生人数不能超过分配的组数。
四、比赛顺序
1.学校顺序:
本次比赛分为两个考场,分别按照下列学校(单位)顺序进行比赛。
(1)考场一:青岛5中、7中、21中、26中、37中、39中、50中、51中、57中、59中、61中、实验初中、青大附中。
(2)考场二:青岛4中、16中、22中、23中、24中、27中、28中、31中、33中、34中、40中、41中、42中、43中、44中、47中、49中、53中、56中、62中、63中、64中、65中、长泰学校、二实验、智荣中学南校、智荣中学北校、超银中学市北分校、超银中学四方分校、体校、银海学校、崂山、城阳、高新区、黄岛东区、黄岛西区、即墨、胶州、平度、莱西。
2.比赛顺序:
试题分为A类题目、B类题目两种。A类题目侧重于基本的实验操作,B类题目侧重于在基本实验操作基础上的组合、探究与创造。
(1)首先进行A类题目的比赛,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熟练技能。实验题目20个,选用《青岛市初中物理教学手册(2014.9版)》上的20个实验(详见附件2)。比赛时间不超过10分钟。
(2)然后进行B类题目的比赛,具体题目需要入场后现场抽签决定(2个题)。B类题目是所有学生都从未接触或训练过的题目,在要求上高于初中物理所学的基本实验,是初中所学物理实验方法在新情境下的迁移与运用,这两个题分别侧重于考查“问题解决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比赛时间不超过10分钟。
(3)另外,对于能够提前出色地完成A类题目、B类题目的学生,还可以获得继续解决更高难度的“选做题”的机会,通过小组合作、综合运用创造方法去研究各种“黑箱”问题,考查学生的“建构”能力。
所有题目都必须由学生两人一组来完成,以体现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准备的工具
新、老实验点校的每位参赛学生自带全套初中物理学具、计算器、一个直尺、两个三角板、一只量角器。其他学校的参赛学生不需要带实验器材,届时运用考场准备的实验室器材。
六、评奖办法
比赛为达标式比赛,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通过比赛,达到优秀的学生荣获一等奖,达到合格的学生荣获二等奖,并颁发获奖证书;不合格的学生不获奖。对于获奖学生的辅导教师,颁发优秀辅导教师证书。
未尽事宜,请与青岛市初中物理中心组组长兼课题研究组组长青岛第39中学赵力老师联系,联系电话:13026509911。
附件:1.各单位参赛学生人数安排表。
2. A类试题说明。
3. 各单位参赛学生报名表。
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
2015年3月9日
──────────────────────────────
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 2015年3月9日印发
─────────────────────────────
附件1
2015年全国“边学边实验”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大赛
青岛赛区比赛各单位参赛学生人数安排表
参赛学校 |
参赛组数 |
参赛人数 |
青岛4中 |
1 |
2 |
青岛5中 |
2 |
4 |
青岛7中 |
5 |
10 |
青岛16中 |
2 |
4 |
青岛21中 |
2 |
4 |
青岛22中 |
2 |
4 |
青岛23中 |
1 |
2 |
青岛24中 |
1 |
2 |
青岛26中 |
7 |
14 |
青岛27中 |
2 |
4 |
青岛28中 |
1 |
2 |
青岛31中 |
2 |
4 |
青岛33中 |
2 |
4 |
青岛34中 |
1 |
2 |
青岛37中 |
4 |
8 |
青岛39中 |
9 |
16 |
青岛40中 |
1 |
2 |
青岛41中 |
1 |
2 |
青岛42中 |
1 |
2 |
青岛43中 |
1 |
2 |
青岛44中 |
1 |
2 |
青岛47中 |
2 |
4 |
青岛49中 |
2 |
4 |
青岛50中 |
2 |
4 |
青岛51中 |
3 |
6 |
青岛53中 |
2 |
4 |
青岛56中 |
1 |
2 |
青岛57中 |
2 |
4 |
青岛59中 |
7 |
14 |
青岛61中 |
5 |
10 |
青岛62中 |
2 |
4 |
青岛63中 |
2 |
4 |
青岛64中 |
2 |
4 |
青岛65中 |
1 |
2 |
青大附中 |
8+2(场地学校) |
20 |
青岛实验初中 |
6 |
12 |
长泰中学 |
1 |
2 |
青岛二实验 |
2 |
4 |
智荣中学南校 |
2 |
4 |
智荣中学北校 |
3 |
6 |
超银中学市北分校 |
6 |
12 |
超银中学四方分校 |
5 |
10 |
青岛体校 |
1 |
2 |
银海学校 |
1 |
2 |
崂山区 |
2 |
4 |
城阳区 |
2 |
4 |
黄岛东区 |
2 |
4 |
黄岛西区 |
2 |
4 |
即墨市 |
2 |
4 |
胶州市 |
2 |
4 |
平度市 |
2 |
4 |
莱西市 |
2 |
4 |
高新区 |
1 |
2 |
附件2
2015年全国“边学边实验”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大赛青岛赛区比赛
A类试题说明
一、测量性、操作性实验(7个)
实验一、使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
操作要求:测出水的温度
实验二、连接两个用电器组成的串联、并联电路
操作要求:电路连接正确
实验三、用伏安法测电阻
操作要求:算出电阻值
实验四、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
操作要求:算出电功率值
实验五、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质量(物体待定)
操作要求:测出质量值
实验六、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物体待定)
操作要求:算出密度
实验七、测量滑轮和斜面的机械效率(物重、斜面倾角待定)
操作要求:算出滑轮和斜面机械效率值
二、探究规律、建构概念的实验(13个)
实验一、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操作要求:得出光的反射定律
实验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操作要求:得出平面镜成像特点
实验三、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操作要求: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四:使用电流表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
操作要求:得出I与I1、I2关系
实验五、使用电压表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规律
操作要求:得出U与U1、U2关系
实验六、探究欧姆定律
操作要求:得出I与U、R关系
实验七: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操作要求:得出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实验八、建构密度的概念
操作要求:得出同一种物质m/v值是一定的,不同物质m/v值不同
实验九: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操作要求:得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距离越远
实验十、探究摩擦力大小因素
操作要求:得出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
实验十一、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操作要求:得出杠杆平衡条件
实验十二、探究液体压强规律
操作要求:得出液体压强规律
实验十三、探究阿基米德原理
操作要求:得出探究阿基米德原理
注意:以上各实验(也包括B类试题和“附加题”)必须由两个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同一个实验后方可再合作进行第二个实验,依此类推按实验顺序逐一完成所有实验。以体现小组合作精神。
附件3
2015年全国“边学边实验”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大赛
青岛赛区比赛报名表
注意:请各区、市初中物理教研员3月18日前将参赛报名表上报给赵力老师,局属学校3月18日前直接上报赵力老师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