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夯实基础知识
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指的就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复习时要对每一章每一节的基本知识进行全面复习,不留知识死角。另外,可以认真阅读即将下发的《考试说明》,对照《考试说明》中“知识内容”部分对所学知识进行排查,逐一落实每个知识点。
2.将知识落实在地图中
地图是地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察地理技能的重要载体,更是地理中考的考察重点。复习时一定要将地理的基本内容落实在图中,促使课文的书面语言与图像语言有机结合,锻炼、提升以图解文、以文释图、图文转换、获取有用信息等能力。
3.梳理知识体系,构建知识网络
将知识梳理清晰,不仅可以提高复习效率,更能构建知识网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整体把握,还原地理学科本质,达到“螺旋式上升”的复习效果。
七年级上册、八年级上册的知识基础性、理论性强,对其他地理知识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应重点突破。经纬网、等高线、地球运动、世界地形、中国地形、世界气候、中国气候等相关知识不仅是重要的基础性知识,更是每年考试的重点内容。
七下、八下地理知识为区域地理内容,区域地理既强调区域内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也要重点归纳该区域与其他区域相比的独特性。这部分内容是中考综合题的主要题源和载体。学习中要注重综合法和对比法把握每个区域的特征。
4.明晰地理概念和分析思路
每次考试,同学们大多数错误其实不是知识不会的问题,主要问题是概念混淆和思路不清。由于一些地理概念存在着相似性,很多同学在考试中存在着张冠李戴现象,比如:气候要素与影响气候的因素;地形类型与地形区、地势;金属矿产与能源矿产;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等等。复习时要有意梳理、对比这些概念的,举一反三,明确他们的差异。
地理分析思路有自己的学科特点(综合分析题一般从自然、人文两方面去考虑问题;自然条件一般从位置、地形、气候、河湖等方面去分析;农业发展条件需要考虑光热水土等条件;工业发展要从原料、能源、交通、市场等方面分析),对这些分析思路在复习阶段要通过对比、总结,逐步理清思路,形成思维习惯。
5.练习巩固,凝炼提升
中考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绩,练习巩固必不可少。练习巩固在精不在多,要通过练习,对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对思路进行梳理、总结。练习时对自己不清楚、不熟悉的内容要做好记号,将主要精力放在对这些知识的巩固、加强上。对一些理性思维要求较强的知识内容上要在思路上进行梳理、总结,不断强化思维方式,提升思维能力。通过练习对知识内容进行巩固加深,对学习方法、学习思路、审题要领进行归纳总结,不仅能提升复习效率,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手段,提升了学习能力,为可持续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