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学校教学工作的总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全国教育大会的精神,以办好“群众放心满意的学校”为宗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规范教学管理,以“悦动课堂”项目持续深入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推进教学质量高位优质发展。
一、规范教学管理,形成教学常规自主、良性的运转状态
1.以课堂为主阵地,加强教学监控,精准实施《青岛五十一中教学基本规范》。
将“四项教学基本规范”纳入日常教学各环节,教导处加强常规管理,通过日常监控和及时反馈,形成规范、有序的教学管理运转状态。
2. 继续强化作业的批改反馈的检查工作。要求全体教师落实作业全批全改的要求,禁止出现家长或学生代为批改作业的不规范教学行为,教导处定期组织作业批改检查反馈工作,纳入对个人的教学常规考核中。
3.精确教学诊断和问题归因,提升管理质量。落实听课评课制度,干部深入课堂听课每周不少于两课时,教研组内互听课每人每周至少一课时(青年教师每周不少于2课时),开展课堂问题归因诊断及课堂亮点集萃活动,以此提升管理质量。
4.做好专室管理,为实验提供足够保障。保障实验开课率、保证课时。各专室规范管理流程,保护专室设施,做到台账清晰、安全无漏洞。
二、继续完善课程体系,做好改进工作
1.严格三级课程管理,科学完善课程体系。按照课程设置标准开齐、开足、开好三级课程,根据实际适时推进并优化选修课,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多元发展的作用。
2.推进生涯规划实验校的建设。继续完善学校生涯规划课程内容,在三个年级中,通过多元途径进行推进,如学科教学、学生组织、心理课堂、班队会、家长学校等,让生涯规划课程成为学生人生观形成的助推器。
三、以2020年秋季教学节蓄力教学研究,深化悦动课堂改革努力实现“悦动-高效”课堂目标
(一)开展“高效课堂十五项实施要点”的课堂观察活动。在实施要点的基础上,补充内容,形成青岛51中“悦动-高效”课堂测评指标,组成评审委员会,对40岁以下教师进行课堂观察测评。通过观察测评,开展测评总结会。通过探讨,推动悦动高效的发展,切实提高教师观察意识、反思意识和发展意识。
(二)继续推进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学模式的研究,探究校本特色的合作学习模式。
1.开展“高效课堂一课一巧法”的课堂教学有效方法的研究活动。继续鼓励教师参与有效教学模式的探讨和研究,推进课堂效率。围绕我校高效课堂的实施要点,开展“高效课堂一课一巧法”的课堂教学有效方法的研究活动,鼓励老师们大胆实验、积极探究,营造浓郁的课堂研究氛围,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2.立足英语和数学探索AAAA和ABCD的合作模式的基础上,扩大合作学习的课堂实验操作面,形成多学科课堂参与研讨、学生主动发展的“悦动-高效”的局面。
(三)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继续开展学法研究与指导活动。
悦动-高效课堂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学期强调课堂上开展合作探究的指导。课堂外组织自主学习的指导讲座、学科学习方法讲座。
(四)以差异性教学研究为前提,满足全体学生需求。主要落实以下几点:
1.对学优生进行科学施策。学校要对严格课改班教师的备课管理,采取教学计划、备课审核管理。全体老师特别是课改班老师要加强备课和课堂研究,确保授课内容和课后作业有重点,有难点,有梯度,有实效。
2.有效转化边缘生。以“提高转化率,贡献普高率”为目标,教导处对各年级普高边缘生进行精准分析,制定转化方案,提供名单,各学科教师对边缘生数据进行科学转化。
3.加强后30%的消控工作,对学困生进行全方位精准施策。在分层目标、分层内容、分层练习、分层作业、个性化辅导等方面有可行性方法策略,在教研集备、课堂教学、课后辅导等各环节落细落实。
4.落实课堂各环节的分层。教导处要通过课堂监控、检测题把关、作业审核等方式,实现分层管理。各集备组要将分层纳入集备中。全体教师要坚持“课堂目标分层、检测分层、作业分层”,各层面层层落实。
5.以“我要上初中了”为主题,加强初小衔接教学研究,开展聚焦课堂的系列衔接活动。在衔接阶段开展适合“零起点”要求的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社会技能、评价方式的探索研究,把“突变”变成“渐变”,以此协助培养好小学生良好的学习持续力。
四、推进课题研究的过程,做好结题工作
1.做好“悦动 高效”课堂的小课题研究。小课题研究要以解剖麻雀的方式来对课堂的某个环节或教学方式、教学策略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本学期组织集备组内“一组一策”的小课题研究活动。
2.按照区市级课题的研究计划,稳步推进生涯规划的过程研究和结题工作。
五、将实践和理论有机融合,加强教师梯队建设,分类做好教师培训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作用,开展培训研讨活动。
组织名师展示课、成员研究课等活动,开展课例研讨,以此推进学校科研助教的步伐,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青蓝工程”和“青竹工程”建设。本学期“青蓝工程”侧重教案的设计与改进指导、教学基本功的强化训练、课堂事件的反思与讨论、师徒复习课的展示活动。“青竹工程”开展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探索的读书交流活动,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和人文素养。
3.完善校本培训机制,提高校本培训质量。实施专题拓展,包含教育、教学、心理、信息技术等,促进教师综合素养。因地制宜,创新培训形式,以同伴互助、头脑风暴、小组研讨等形式引导教师主动参与,提高培训成效。
六、提高教研、集备的实效,凝神推进教学研究
1.丰富教研活动内容,细研课标,提高教研活动质量。教研组要在以往学习课标的基础上,创新学习形式、挖掘学习内容,开展教研组内研课标系列活动,针对“重点考查项目”和“易忽略的细节”研讨应对策略,达到重点突出、盲点不疏漏的研讨目的。
2.追求集备实效,扎扎实实落实集备流程。本学期重点强调集备的高效,摒弃闲谈莫论,规范集备流程、逐一落实集备环节,不走过场、不消减集备时长,侧重强调学情分析和分层设计,摒弃只谈教材不谈教法的集备现象,以追求集备实效促升教学质量。
3.夯实集备内容,做好单元集备和课时集备。本学期集备强调单元(章节)的整体设计和研讨,在每次集备中,先对单元目标和教学设计进行研讨,再组织分课时集备,以此来推进教学内容和学习指导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达到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的学习效果。
4.以高效作业研究为抓手,抓实提质减负效度。各集备组在集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单元作业设计,探索目标一致、结构合理、类型多样、体现选择的作业质量标准。教导处将组织作业设计专题研究。
七、有计划、有步骤、有梯度地抓好各年级工作
1. 七年级的重点任务和措施。
重点任务:抓衔接、激兴趣、养习惯、夯基础。
主要措施:第一,做好课程衔接,以语数英为主要衔接课程,围绕学法指导、习惯培养、激发兴趣,对学生进行细致的学科学习指导。第二,抓好养成教育。任课教师要细化落实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以学生发展为本,精讲多练,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学会记录课堂笔记、 提倡对学生的作业进行面批面改。第三,抓好分层教学,制定分层教学的实施要求,体现备课、上课、作业、测试等环节的分层。抓好优生和及格率的同时,要未雨绸缪,特别关注后进生,努力防止和减少学生两极分化。
2.八年级的重点任务和措施。
重点任务:抓过程、提效率、促能力、控分化。
主要措施:第一,严格教学过程管理,严格落实作业监控制度。第二,开展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第三,努力消控分化:包括班级间的分化、学科内的分化及学生的分化。教导处通过对七年级的成绩分析,做好薄弱班级、学科和学生的归因分析,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行为,提高学科和班级成绩。
3.九年级重点任务和措施。
重点任务是:准确定位、精准发力,蓄力中考。
具体措施:第一,总结提炼中考经验,开好中考总结会。第二,制定中考工作方案,尤其是确定学校、班级的各项目指标,做好提优拉边补差工作,争取实现“尖子生拔高、潜能生突破、学困生突围”。第三,开展分类推进会。包括:八下成绩分析会,各集备组、各班教研组、分层学生会,形成备战氛围,合力推进中考工作。第四,严抓教学过程管理。首先,加强课堂监管,确保教学工作的有序运行。其次,落实“高效课堂”,要特别注重检测试卷的精选和高效。再次,加强教学研究,“以教促研,以研带教”,提高集备质量,以开展2020年中考试题的研究为突破,指导教学实际,把握中考方向,以研究带动教学成绩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