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一中-新闻页

山东省青岛第五十一中学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作者:wpcms发表时间:2021-01-14 阅读次数:1005


本学期,学校教学工作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的阶段性胜利,保障学生顺利完成居家学习和各项教育活动,保障新学期按照上级确定的时间返校复课。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提高实现了新突破。

一、本学期完成的主要工作任务

(一)多措并举,线上教学工作扎实开展。

1.提前统筹谋划,精心组织线上教学工作。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学校成立教学实施专门工作组,在学校防疫工作指挥小组统一指挥下全面指导线上教学工作。学校第一时间商讨确定有效的网络授课模式,迅速着手制定学校网络授课的方案。在线上教学期间,先后制定并实施《青岛51中延迟春季开学教学工作实施方案》、《青岛51中保障居家教学顺利开展的备选工作方案》、《青岛51中网络授课注意事项》、《青岛51中关爱防疫一线医务工作者居家学习工作实施要求》、《青岛51中居家教学每日反馈》、《青岛51中居家检测教师操作流程》,指导教师录制网课视频,要求老师们将授课内容提前一周上传至平台并做好备份,保证教学效果有效、优质,落实“悦动课堂”的具体要求。为落实“一课时一任务单一视频”的教学策略,录制高品质授课视频,保证学生居家学习质量落实好,各集备组开始推进网课视频录制工作。各集备组分工落实,从录制器材的选配、录制软件的使用,到录制细节的研磨,各学科不断探索,积极尝试。为居家教学开展积累了大量的授课材料,保证线上教学工作的顺利启动。七年级体育组率先行动,杨秀娟、吕延楠师徒二人根据居家体适能练习的空间和环境的独特性,对录制的教学内容认真自学,冒着严寒反复录课,保障最佳效果。

线上教学初期,学校根据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一周后果断的将视频录播形式转变为在线直播。这一授课形式的转变,尤其强调了师生互动,突出对学生课堂的监控管理。这对老师们的平台技术运用、网络学情把握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线上直播的形式,各集备组内加强通过网络视频会议进行教研和集备的力度和频次。各学科教师在认真学习教育中心下发的每周“居家学习任务单”的基础上,针对如何突破学科重难点、分层布置作业等内容展开讨论,根据所任教学科及学生认知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居家学习与指导”课案,力求注重双基,容量适度,可操作性强,学生反馈佳,为后面的线下复课学习做好有益的铺垫。

特别是九年级临近毕业,线上教学以往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和参考,各集备组不等不靠,面对新形势新困难积极创新思路,探寻新模式。九年级数学集备组的老师为提高授课的直观性,苗芳花、袁媛、张书新、官晶、崔学东老师自费购置触屏电脑、手写板等工具给学生进行演示习题讲解过程,提高授课的效率。历史集备组胡霞和李晓两位老师为巩固线上教学的成果,主动协调教导处利用空余的课后答疑时间每周义务加课2节。化学集备组的五位老师严把集备质量关,邀请教研员在网络上进行跟进指导,反复修改第二天要上课使用的习题、课件等。正是全体初三29位老师的无私付出,为今年中考成绩的突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激发学生兴趣,努力创新线上教学方式。

我校学生差异性比较大,各任课老师在居家学习辅导时能尽量做到因材施教,分层设教,面向中上等生,对尖子生适当提高,对学困生降低坡度,确保所有同学都有进步。居家学习指导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各任课老师都开动脑筋,根据学科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家长的参与热情,卷入式学习,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达成度。

各任课老师居家学习指导时能充分挖掘自身潜力,注意扬长避短,努力呈现自己的精彩面。中老年教师稳健沉着,教学经验丰富,视野开阔,研题磨题能力强,就在作业设计方面多下功夫。九年级语文、英语、道法、物理集备组设计的题目题型新,题量小,整合精当,灵活多变,递进性强,学生反馈效果好。青年教师求新思变,信息技术基本功扎实,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反应快,驾驭平台的能力强。简洁明快的学习单、绚丽动感的页面、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高效便捷的作业提交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代美玲、苗芳花、袁媛、赵程、李小燕、霍振慧、肖彤、赵婕、胡雁、张佩文、于玺诺、李晓等老师的直播课得心应手,主持模式、屏幕分享功能、作业提交功能、连麦功能的运用,温馨的话语提示使得课堂变得灵动有趣,新鲜刺激,互动效果极佳。学生对老师们的直播课相当期待!

3.稳步推进指导,确保线上教学质量。

为巩固线上授课效果,学校以突出各年级的语数外的重要地位,兼顾一、二组合学科的指导思想,安排固定的课后答疑、每周一测等环节。三个年级需要每周完成一次检测,各学科的试题命制根据当周的学习任务单内容,兼顾基础和综合题型,选择题和简答题等。学校对周检测实行“三定两全一讲评”的要求。即由教导处统一规定检测科目、规定检测时间、规定检测负责人;检测后试题要求全批全改,教师全面反馈、学生全部改错,检测的讲评均不过周,对出现问题较多的知识内容可以再进一步强化,不要盲目追赶进度,切实做到周周清。

学校中层以上干部深入各自联系的班级学习QQ群跟踪听课,了解平台使用、教师指导和学生反馈情况,适时交流学习情况,捕捉亮点,查找不足,并通过51中微信工作群以每日工作提醒和亮点工作介绍的形式向全校教师进行反馈和提出建议。线上教学期间共发布每日工作提醒31次。

4.注重成果整理,彰显线上学习特点。

线上教学刚起步,做好学习成果的整理提炼工作很有意义。各教研组有意识地筛选优秀学习成果,编辑整理,在学校微信公众号上发表,积极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居家学习生活,提升了学校美誉度,促进了家校共建活动的开展。各教研组报送的图文并茂的教师教学场景、各具特色的居家学习场景、书写整齐的学生作业等资料让人耳目一新。数学组的《我学,我思,我行——青岛51中线上悦动课堂数学组在行动》一文被区政策研究室选用发表在市南教育的微信平台。

(二)强化管理,复课教学工作有序推进。

1.初三年级复课后,开启同步课堂授课模式。老师们快速学习远程协助操作,熟练上课界面,上课防疫两不误。

2.突出抓好教研规范、集备规范。各年级复课后,通过干部联系教研组、集备组,全程参加教研组和集备组活动,并派专人检查来保证将定点、定时、定人的“三定”教研和集备落实到位。

3.坚持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制度,以教学个案、反思随笔为检查的重点。本学期复课后,教导处对教案、作业、听课笔记等在期末分别对教师的作业批改情况进行全面认真检查,促进了教师常规工作的管理落实。

(三)齐心协力,毕业年级和学科工作统筹进行

1.根据制定的2020年中考方案,在居家教学期间分学科召开定标会,加强定标管理,落实分层推进措施。结合九上期末成绩和一模成绩,进一步优化中考工作方案,尤其对普高边缘生进行了细致的学科分析,明确责任、包干到人,确保中考普高达线率的提升。

2.在精心准备、全面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一模成绩,召开了初三成绩质量分析会,通过网络召开学生家长会,各班教研组群策群力,对各层次学生进行全方位监控,确保复课后冲刺阶段的学习效果。

3.组织好八年级地理、生物会考复习、生物实验操作考试、信息技术会考工作。八年级生物、地理、信息技术任课教师的无私付出,实验员的幕后支持,班主任的全力协助,确保了会考工作和实验考试的顺利进行。

(四)整合创新,课程体系得到充实提升

1.响应居家海洋研学的号召,侯黎、张明伟老师制定海洋研学方案,设计海洋研学实验。《居家畅游海洋、精彩线上研学》被区政策研究室选用。

2.与学区初小衔接工作接轨,数学组赵程老师,英语组肖彤,物理组韩超越,化学组侯黎,生物组王兆鑫,信息组杨少风等老师录制了6节小升初进阶宝典微视频,从方法兴趣等方面给小学毕业年级学生很好地引导,得到了学区师生的一致好评,其中赵程老师的衔接课发布在市南教体局的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