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学校教学工作将全力夺取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的胜利;全力保障学生顺利完成居家学习和各项教育活动;全力保障新学期按照上级确定的时间让学生返校复课;努力实现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提高的新突破。
一、发挥学校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全校师生家长同心聚力,坚决打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学生居家学习和复课攻坚战
1.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在抗击新冠肺炎疫疫阻击战、学生居家学习和复课攻坚战中的领导作用和思想组织保障作用,统一部署、合理安排,团结带领全校干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冲锋在前,坚决完成上级的各项防疫工作任务,坚决完成学生居家学习的各项工作,坚决做好学生复课的各项准备工作。
2.根据防疫工作形势要求和上级的工作部署,及时调整学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推迟开学工作方案》和《开学复课准备工作方案》,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分,强化责任;进一步严格工作标准和要求,细化工作流程;进一步强化工作评估反馈,把三个工作方案的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做到全力保障师生的生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做到在防疫特殊时期保障学生的学业和身心健康成长,落实立德树人的的根本任务。
一、规范教学管理,凝神开展教学研究,促悦动课堂改革,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一)完善考核制度,规范教学管理,形成教学常规自主、良性的运转状态
1.精准实施《青岛五十一中教学基本规范》。
将“四项教学基本规范”纳入日常教学各环节,并纳入教导处常规管理制度中,3月份开展教学规范月活动。通过日常管理和集中强化,形成规范、有序的教学管理运转状态。
2.严格三级课程管理,科学完善课程体系。按照课程设置标准开齐、开足、开好三级课程,优化选修课,结合人数参与和课堂参与、课堂评价等因素对选修课进行重新组合审核,真正发挥选修课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多元发展的作用。
3.精确教学诊断和问题归因,提升管理质量。落实听课评课制度,干部深入课堂听课每周不少于两课时,教研组内互听课每人每周至少一课时(青年教师每周不少于2课时),开展课堂问题归因诊断及课堂亮点集萃活动,以此提升管理质量。
4.做好专室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加强中考学科的实验操作管理,保证课时、全力保障中考阶段的学科实验操作练习,各中考阶段集备组做好备考计划,各专室规范管理流程,开学前完善实验计划,做好细节管理,为实验提供保障。
(二)深化悦动课堂改革努力实现“悦动-高效”课堂目标
1.开展“高效课堂十五项实施要点”的课堂观察活动。在实施要点的基础上,补充内容,形成青岛51中“悦动-高效”课堂测评指标,组成评审委员会,对40岁以下教师进行课堂观察测评。通过观察测评,开展测评总结会。通过探讨,推动悦动高效的发展,切实提高教师观察意识、反思意识和发展意识。
2.构建自己的教学模式。
(1)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初步构建“情感 体验 内化”的教学模式。以生物学科刘光尧老师的“情感 体验 内化” 的教学模式为样板,带动部分学科进行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打造青岛51中“悦动-高效”课堂模式,初步构建“情感 体验 内化”的教学模式。
(2)继续推广并探究校本特色的合作学习模式。立足英语和数学探索AAAA和ABCD的合作模式的基础上,扩大合作学习的课堂实验操作面,形成多学科课堂参与研讨、学生主动发展的“悦动-高效”的局面。
3.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继续开展学法研究与指导活动。
悦动-高效课堂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学期强调课堂上开展合作探究的指导。课堂外组织自主学习的指导讲座、学科学习方法讲座。并在上学期组织学生掌握学习口诀的基础上,教导处继续加强学习口诀的落实和检查。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4.精准分层,提高教学实效,主要落实以下几点:
(1)对学优生进行科学施策。学校要对严格课改版教师的备课管理,采取教学计划、备课审核管理。全体老师特别是课改班老师要加强备课和课堂研究,确保授课内容和课后作业有重点,有难点,有梯度,有实效。
(2)有效转化边缘生。以“提高转化率,贡献普高率”为目标,教导处对各年级普高边缘生进行精准分析,制定转化方案,提供名单,各学科教师对边缘生数据进行科学转化。
(3)对学困生进行全方位精准施策。对后30%的学困生,采取多角度、全员参与的方式进行精准施策,更要加强学困生的分层施策,对学困边缘生重点进行成绩转化,学困低层进行纪律和意识转化,实现各有提升。
(4)落实课堂各环节的分层。教导处要通过课堂监控、检测题把关、作业审核等方式,实现分层管理。各集备组要将分层纳入集备中。全体教师要坚持“课堂目标分层、检测分层、作业分层”,各层面层层落实。
(三)推进课题研究的过程,做好结题工作
1.做好市级立项课题《多元融合开展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和实践》的研究和结题工作。学校的生涯规划课题已进入结题阶段,课题组要充实课题研究过程,按照时间节点完成课题结题。
2.做好“悦动 高效”课堂的小课题研究。小课题研究要以解剖麻雀的方式来对课堂的某个环节或教学方式、教学策略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本学期组织集备组内“一组一策”的小课题研究活动。
(四)将实践和理论有机融合,分层次做好教师培训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完善校本培训机制,提高校本培训质量。实施专题拓展,包含教育、教学、心理、信息技术等,促进教师综合素养。因地制宜,创新培训形式,以同伴互助、头脑风暴、小组研讨等形式引导教师主动参与,提高培训成效。
2.加强“青蓝工程”和“青竹工程”建设。本学期“青蓝工程侧重教案的设计与改进指导、教学基本功的强化训练、课堂事件的反思与讨论、师徒复习课的展示活动。“青竹工程”开展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校长荐书《教育人生美》的演讲比赛活动。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和人文素养。
3.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作用,开展培训研讨活动。
本学期,刘光尧名师工作室将立足于“激情—体验—内化”教学法的研讨,组织名师展示课、成员研究课等,进行课例研讨,形成51中的教学法,以此推进学校科研助教的步伐,提高教学质量。
(五)以教研、集备为阵地,凝神推进教学研究
1.丰富教研活动内容,细研课标,提高教研活动质量。教研组要在以往学习课标的基础上,创新学习形式、挖掘学习内容,开展教研组内研课标系列活动,针对“重点考查项目”和“易忽略的细节”研讨应对策略,达到重点突出、盲点不疏漏的研讨目的。
2.追求集备实效,扎扎实实落实集备流程。本学期重点强调集备的高效,摒弃闲谈莫论,规范集备流程、逐一落实集备环节,不走过场、不消减集备时长,侧重强调学情分析和分层设计,摒弃只谈教材不谈教法的集备现象,以追求集备实效促升教学质量。
3.夯实集备内容,做好单元集备和课时集备。本学期集备强调单元(章节)的整体设计和研讨,在每次集备中,先对单元目标和教学设计进行研讨,再组织分课时集备,以此来推进教学内容和学习指导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达到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的学习效果。
(六)确立并全力聚焦新中考政策下的2020年中考目标,调整策略、夯实基础,争取中考成绩的新提升
1.进一步明确学科各组合的作用,强化语数英的团队合作。根据新中考要求,理解各组合的地位,发挥各组合的作用,本学期,组织开展班教研组会,
2.凝聚备战中考的群体力量。
(1)总结经验、定准目标、确定策略,开好教学工作会。本学期初,召开中考教学工作会,进行2019年中考经验交流和2020年中考定标施策会。通过传承经验、定准目标、实施策略等,推进中考复习工作。
(2)抓紧集备、课堂、课后三环节,加强中考备战管理。
第一环节:抓好集备管理。各集备组开学初上报复习计划,追求集备效能,强化学情分析、复习策略、过关试卷等环节。第二环节:抓好课堂管理。以学生参与课堂代替教师一言堂,提高课堂效率;以分层设计教学内容,抓好分层落实;以当堂检测、当堂反馈落实强化知识的巩固与内化;以学法指导代替知识灌输,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第三环节:抓好课后管理。提高课后辅导的效率,落实人盯人战术,针对学校定标数据,个人制定转化策略,落实细节,逐一过关。召开成绩分析会、家长会、班教研组会,及时推进复习进展、改进备考策略,群策群力,争取中考新提升。
青岛五十一中将通过干部率先垂范、真抓实干,通过全体教职工艰苦奋斗,拼搏奉献,一步一个脚印,向着青岛市一流现代化初中学校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