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实崇真,开拓创新
——优秀党务工作者张俊华同志事迹材料
她站在新年的起点,满怀“爱与责任”的情怀,在教师期末总结大会上热情洋溢的与干部教师们一起盘点着2009年付出的艰辛、流淌的汗水、收获的喜悦和共享的幸福;提出了问题的疑惑和困难,交流了进取的执著和付出,博得了阵阵热烈的掌声。她就是青岛市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先进个人、市“工人先锋号”、同时评为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被山东教育学会授予山东省科研创新校长称号的齐鲁名校长、市南区实验小学的党支部委员、校长张俊华同志。
张俊华校长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积极组织党员干部教师参加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带头讲党课,参加党员奉献日活动,撰写学习笔记,并将科学的发展观融入到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中,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严于律己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是群众的贴心人。
一、快乐学习,真诚分享
张俊华校长认为学习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本分,作为校长应该是一个持续的学习者。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思想丰富,理念得以提升,更好的指导与改进实践;只有广博学习,才能走出教育看教育,才能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思考教育;只有深入学习,才有可能克服“思维定式”和“自以为是”,因为学然后知不足。作为校长要有高品位思考,不仅能把事做正确,还要能做正确的事,不仅要引领学校的发展,还要思考沿着什么路径去发展,向着什么方向和目标去发展;不仅要知道工作任务本身的意义,还要明确每一项工作对人的发展和学校文化积淀的价值何在。这一切要源于学习,源于坚持不懈的学习,源于带着思考的学习与汲取。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除了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相关政治理论之外,还参加了教育理论的业务培训,其一是完成了“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研修课程,开阔了教育视野,汲取了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也坚定了探索学校优质教育发展之路的信念;其二是完成了“齐鲁名校长工作人选”的首次封闭式培训,我深刻认识到学校文化积淀与构建是学校内涵发展的生命力,是校长和团队成员共同的价值追求;其三参加市南区教育系统干部的业务培训,使我进一步明确“学校发展规划”的意义和科学制定的理论依据和操作方案。
她除了认真参加各级组织的学习研修之外,还注重博览群书,关注时事。对重要的教育刊物坚持每期必读,没有时间精读,也要做到浏览,以便及时了解最新的教育动态和一些地方的课改经验与研究成果。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与学校的教学教研关联密切的文章,经常与干部一起研读讨论和分享。她积极参加市南区校长能力提升的“笔试、面试、教育案例分析、计算机操作”等多项内容的多场次考试,并取得欣喜的成绩。
为了能将平日自己的所学与大家分享,她还尝试以荐文的方式印发给大家,希望通过文本形式与老师们更广泛的进行心灵的沟通和思想的交流。张俊华校长说,老师的读后感言又成为了她自己新的读物,给了她更多的启迪与思考。她认为学习不仅是文本的形式和数量的多少,应该是一种多元的汲取和滋养。是一种直到永远的自我修练。她感到自己内心中还有一种学习的力量和追求,就是“向一切可以学习的人去学习,向一切可以学习的事物去学习”,她坚信“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一个人再无私,都不可能把自己还没有的东西分享给别人。
二、勤于研究,深入实践
张俊华校长坚持内涵发展的办学之路,提出了“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改革,在改革中创新”的发展思路,优化学校管理系统,深化“二元”机制的实践探索,开展谈心谈话,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不断加强学校管理的民主化。坚持向研究要质量。
她认为“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深入研究,没有深入实践。因为学校不是一个行政管理机构,所以学校应是一个具有浓郁研究氛围,是人人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学习型组织。校长不是一个发号员,而是一个研究者。校长不是拍拍脑袋就自作主张,而是走向实践,基于实践的改革和创新,才能有意义并促进发展。为检验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她把深入课堂听课当作最大的乐趣。去年校内外听课70余节,并能与上课教师进行真诚交流与研讨。平日里,每听过一段时间的课后,她还会将所学、所感及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及时与学科分管领导进行座谈和研究,以使好的做法得以激励并推广应用,使存在的问题更快更好的得以研究与改进。
张俊华校长不仅是科研立校的倡导者,更是致力研究的指导者、实践者。学她积极参与指导完成了校的市级立项课题《读书与消除教师职业倦怠感的研究》的《课题研究报告》和课题片的制作统筹,在全区率先按期完成了“十一五”课题的结题任务,并顺利通过专家的成果鉴定。
张俊华校长在学习与继承以往工作积累的基础上,经过较长时间的构思和规划,多次与专家的研讨增添内容的主题和可行性,利用暑假,在教师和专家的努力下完成了海洋校本教材的修订(已申请到政府专项经费)。并在2009年相继完成了三本手册的制定和印发使用。一年级新生家长手册《与孩子一起成长》、全体学生的阅读手册《书香致远》和教师可参阅使用《责任——铸就优质团队》工作手册。
三、广建平台,力争机会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也是育人者自育的地方,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更应是教师成长的沃土,张俊华校长认为这是学校应有的功能和其发展的价值追求。因为她想到教师要为学生的成长撑起一片蓝天,校长也要为教师的发展耕耘一块芳草地。
一年来学校致力于“优质团队建设”和“课堂教学研究”的发展进程中,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为了使教师将平日的教学研究深入,老师的教学得以锤炼体验到成功,作为校长的她能够注重广泛搭建平台,力争各种机会总是想方设法将优质教育资源引入学校之中,教师们能够在理论与实践的层面与专家、名师、教研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研讨。
一年来她充分利用山师大教师发展校这一平台,外请多位名师、教研、科研方面的专家来我校上课和学术交流,本校教师也通过与名师同上共研,在收获成长进步,2009年邀请市、区教研员来本校进行了听课指导已大25 人次。她深入各教研组紧紧围绕“学为基点”研究主题,进行几轮的“完整课”“传承课”“音乐鉴赏”“软式棒垒球”等深入的研究,使各学科的常态课教学水平得以整体推进和提升,在各项检查的随机听课中被广泛认可。一年来,本校在区教育指导中心的各项随机质检中成绩也较为突出。
在教师的能手评选、职称评定等凡是关系到教师们的成长与发展的各种工作,她都会倾情助力,全力以赴,力求争取到老师们成功的最大化和最优化。现在,各学科研究正在不断走向深入并取得实效,教师们专业水平和课堂教学水平又有了新的提高。一年来,学校干部教师共有 5 人次在区级以上会议进行专题经验介绍,有 61人次在各级比赛和活动中获奖,有 10人次在市区上公开课。
四、廉洁自律,民主依法
学校的民主化水平和依法治校的力度,是一所学校的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标志。可持续发展的学校必将不断努力构建和完善科学的管理机制和现代化的制度体系。
一年来,在张俊华校长的领导下,学校在优化管理系统,深化“二元”机制的实践探索中,不断加强学校管理的民主化,她通过问卷、座谈及各种调研等方式,广开言路,畅通多种对话渠道,希望老师们献言献策,帮助发现学校的问题和有效的解决问题,促进学校的各项工作。
张俊华校长作为学校法人,依法办学,廉洁自律,严格遵守财务制度,并坚持开源节支,严格收支管理。学校的重大开支,均经过办公会研究讨论,报经上级批复后执行。学校的招生工作是总务处、教导处、校长室三室联动,相互制约和监督,确保学校利益无损失,学校领导和职能部门做到廉洁勤政。
五、加大投入、改善条件
张俊华校长坚持管理及服务。虽然工作百忙,但是她始终以关心师生健康生活,提高校园生活质量为己任,并纳入到工作全程之中。学校不断加强食堂的管理力度,力求不断提升午餐的质量,促进身体健康。通过多方面努力申请,我校教师的托儿费于今年11月已获准区现行的最高额报销,并且全额拨付的政策可保证持续性实施。
学校的持续发展是软、硬件统筹兼顾与科学规划。在学校管理、教师团队、教学质量等不断优化的进程中,她在力求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和更新设置。2009年,为充分利用学校的有效空间,进行了“开放书吧、科技活动室、科学仪器室、锅炉房、体质检测室、地下餐厅”的改造。为了学校的安全和电力充足平稳的供应,在暑假对学校强电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检修和改造铺设,楼内安装了防盗电子系统。为了使学校育人环境和工作环境不断美化优化,学校利用暑假完成教学楼、传达室的修缮和美化工作,进行了大门的更新和改造。为提高教学条件、丰富教学资源,方便教师的使用,学校争取到投入政策购买的9万元的教学用具,今年已全部到货上架使用,学校相继完成了“美术器材室、音乐器材室、教具室“三室橱架的全面更新和规范使用,体育大型器材的购置,其中足球架、篮球架、高低杆也相继到货在安装之中。
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改革,在改革中创新,走优质教育的内涵发展之路,努力打造学校的品牌特色,将是张俊华校长率领市南区实验小学的全体干部教师一起努力、不断的追求。她将立足学校实际,求真务实,用自己执著的教育情怀迎接挑战,为打造富有学校特色的教育品牌而不懈努力!
市南区实验小学党支部
2010年 4月 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