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王静

发表时间:2012-11-05阅读次数:882
    一年级入学培训第一天,培训时间还没到,学生还没来齐,来了的孩子们都在热烈地前后讨论。我正在忙碌地接待着一个个新到的学生。这时,一个小男孩低着头走到我眼前,还没张嘴,眼圈先红了。我吃了一惊,问:“你怎么了?”他低声说:“我想找爸爸。”唉,原来是这样。
我安慰他,等到培训结束就可以见到爸爸了。没想到不说还好,我刚一说完,他的眼泪却“哗”的一下子就下来了。这可怎么办?
这时,又进来一个新生,我问了名字后,在名单上圈了起来。看着眼前的学生名单,在这张学生名单上,我是来一个学生,圈一个名字。看着这些名字,我不由灵机一动,帮他擦干眼泪,对他说:“你看,我现在很忙,你可以帮我一个忙吗?帮完忙,我就带你找爸爸。”小男孩抬头看了我一眼,好像略微考虑了一下,点头答应了。我说:“你帮我数着,等名单上的人名都画完了圈,我就带你去找爸爸,不过,你可不能数错,还要随时告诉我剩了几个人。老师看你是不是一个负责任的小男子汉。”小男孩点了点头,开始郑重其事的数起来。看来,这一关暂时过去了,我松了一口气,继续接待着新来的学生。我发现,我圈一个名字,他就数一遍,有时候数到一半,好像数错了,又从头重数。我不时地称赞他两句“你真棒”“你数得真清楚”。他听到后数得更带劲儿了,数完了,还一本正经地抬起头,环视一下下面的学生。看着他认真的样子,我心想:再小的孩子他的心里也希望别人能够重视自己、承认自己的存在。
现在想想:其实当时的他一定觉得和老师站在一起,帮老师做事是非常值得炫耀的一件事,是很大的事,所以他暂时的不愉快就被放到了一边。
很快学生都到齐了,我对他说:“谢谢你的帮忙,现在同学们都到齐了,我们先认识一下大家,再找爸爸好不好?”小男孩痛快地点点头,回到座位上。在接下来的培训中,他没有再提找爸爸的事,和小朋友沟通的也挺愉快。
第二天培训时,他主动过来问我:“老师,还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看着他仰起的小脸,我忍不住笑了。
在陌生的环境里,特别是刚刚离开父母的小孩子,他们需要更多的关心与爱护,所以适当的给予鼓励,一句温柔的话语,一个轻轻的动作,一个关心的眼神,都会让他们感到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