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生活中的心理学

发表时间:2016-05-11阅读次数:777
(撰稿人李建)
在本次枫叶杯的展示活动中,我校共有两位老师为大家提供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案例。这两节课均属自编教材,是通过对学生进行调研的基础上,依据我校学生年龄特点设计的。一节是由李建老师执教三年级《提高注意力》,一节是由刘田老师执教的五年级《认识多彩的情绪》。
《提高注意力》一课将“舒尔特表”以破案线索的形式,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在体验活动中,了解注意力的重要性,在游戏的过程中初步掌握提高注意力的方法,应用于生活,提高学习效果,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舒尔特表不但可以简单测量注意力水平,而且是很好的训练方法。也是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治疗时常用的基本方法。它可以通过动态的练习锻炼视神经末梢。心理学上用此表来研究和发展心理感知的速度,其中包括视觉定向搜索运动的速度。
《认识多彩的情绪》一课的设计源于疏导青春期多变的情绪状态,笑迎花季。托马斯指出,情绪调节是适应社会现实的活动过程,人们的情绪反应需要具有灵活性、应变性和适应性的特点。本节课设计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分享和感受更多的情绪体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情绪的产生,了解自己的情绪特点和表现,知道面对不同的情绪,不同的事件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为后续了解情绪产生的原因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做好铺垫。
学校无小事,处处皆育人。两位老师都能从心理学的角度,引导学生关注到生活中的“小事”,同时也引发来自不同年级的班主任老师前来观课、研讨。关注学生心理变化,读懂孩子行为中的信息,生活中的小事里面蕴藏着许多奥秘,走进它,了解它,校园生活更多彩,学习生活更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