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请问心肺复苏术一共有几个步骤?”8月27日上午,在青岛嘉峪关学校操场的草坪上,刚刚“晋升”到二年级(5)班的李邹赫同学,在新学期首日首课的“体验式”安全实操课堂现场,向应邀辅导的青岛红十字天使救援中心的姜老师积极举手提问。
“成功成才固然重要、但平安成长更为重要”----一直以来,我校注重强化孩子们的自护自救意识,坚持把“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作为学校教学的重要部分,纳入基本课程体系,并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们的应急救护技能。
暑假刚刚结束,2016级5班班主任刘雅静老师针对暑期社会新闻报道中青少年儿童突发性伤害事故,着眼“实用性”和“操作性”,特邀青岛市红十字会天使紧急救援中心的老师来到孩子们中间,采取面对面、手把手的体验式教学方法,为该校学生新学期学业,拉开了序幕。
在此次体验课堂现场
,学校和救援中心,为孩子们精心设置了“创伤包扎、心肺复苏、灭火器使用”三个应急救护科目。指导老师从专业救援的角度,为同学们步步讲解、招招指导;孩子们对于这样的“实战”教学,既新奇、又认真,包扎有模有样、复苏手法到位、灭火动作利索,俨然成了一个个应急自救互救的小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