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地震的原理吗?你知道青岛为什么没发生过地震吗?你知道全球气候问题吗?你了解古生物吗?你知道油气问题吗?你知道地球演化的历史吗?怀着对这些地质问题的浓厚兴趣,3月29日,我们四年级5班的全体同学来到了位于湛山二路1号的青岛地质之光展览馆,开始了学校“童行途中” 综合实践研究活动的第一站——“走进地质之光”。
这里是全国第三家李四光主题展览馆。步入建筑面积约1600平方米的欧式别墅,迎面的巨石上镌刻着李四光的个人手迹“地质之光”四个大字。
进入展馆内,工作人员仔细的给我们介绍了李四光的生平。在1961年,李四光创立的地质力学新理论,也是他的代表作《地质力学概论》,就是在这个别墅里完稿的,这套理论也奠定了新中国地质科研工作的基础。这里还陈列着李四光的各种研究手稿、岩石标本、老物件,工作人员仔细的给我们讲解了每一件展品背后的故事,讲述那些岩石标本形状的科学来历,每一种珍贵岩石的名称。青岛的地质特点,以及崂山作为第四代冰川遗迹的形成,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走出主展厅,在密林小径一侧,有10组廊架组成的知识长廊,展示了有关地震、火山、冰川和海啸的相关知识。
展览馆还在门口的右侧设立一处“地震体验屋”,可以模拟体验室内震前、震中及震后的整个地震过程。地震小屋是青岛第一个地震体验模拟小屋。同学们在这里体验了4-8级地震的感觉。八级地震来临的时候,看着头顶的灯都掉了下来,感觉腿都吓软了。
庭院里,一棵紫薇树正立于一片草坪中央,这里是一处休闲区域,名字为“紫薇讲堂”。参观完了的同学们三五成群的坐在这里,讨论每组需要提交的子课题,有的同学说,李四光爷爷要是没有那么早去世就好了,说不定唐山大地震就可以避免了;有的说,要是没有李四光爷爷,我们说不定一直要从国外购买石油呢;有的说,原来地质这么有趣啊,我总算知道我们青岛为什么没有发生过地震了……
参观完毕,老师建议大家回去看一下BBC的纪录片《地球传记》和管成学, 赵骥民写的一本书《地质之光——李四光的故事》,和爸爸妈妈一起交流自己所拍、所想、所感,思考一下自己感兴趣的地质问题,为下一步确定研究的子课题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