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嘉峪关学校作为“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为了使学生素养持续在高位上发展,新学期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提升学生素养的举措,取得一定成效。党员干部深入课堂,引领教学,为提升教学质量助力。
举措一:分析把脉,找准问题
学期初,学校开展了教科研的第一步专项工作——分析把脉,找准问题。多管齐下、全面探因:通过
“备课分析、课堂观察、作业检查、检测反馈、学情研判”等多个环节的系统把脉,重点通过课堂观察等,把脉课堂教学,“横向对比看差距,纵向比较找不足,多维对照查弱项,依据诊断研对策”。结合新理念、学校现状和学情,通过综合考量,科学进行了诊断,初步找准了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为后续活动的开展与质量提升打下了基础。
举措二:研制良方,对症下药
发现问题之后,再用科研的视角研究并解决问题。
(一)全面分析教学质量,进行科学评估与诊断
学校邀请了教育中心各学科教研员结合暑期全区六年级毕业分班检测情况,对学校各学科教学质量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与诊断。运用“柱状图”、“雷达图”,并结合“三率”变化,发现进步和不足,找出检测内容方面的优势维度和最差维度,明确学校优势和差距。针对差距,分析原因、剖析问题、科学诊断,研究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
(二)开设专题枫叶论坛,用科研引领全面发展
一是科研引领明方向。九月,结合存在的实际问题,党员干部有针对性地确定了学校的科研课题《“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研究》,并以此围绕“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研究,进行了全校教师的教科研系列专题培训,吹响了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改革的号角。老师们明晰了学校发展的方向,并制定出个人发展的具体目标和举措,凸显出此次论坛的实效性。
二是稳步落实求发展。十月,党员干部为全体教师做了“怀善行走,追寻美好教育质态”的专题培训。凝练出了嘉峪关学校的教育新主张:怀善行走,个性发展。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以“学为中心”,将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高尚品行、深厚文化底蕴和卓尔不群的人才作为学生发展的终极目标,努力把学校办成指向未来且具有鲜明特色的一流名校。
后续学校还会推出由专家、名师、学科带头人等陆续发声的论坛,通过枫叶论坛,既发挥干部和名优骨干的示范引领作用,又引发大家的深度思考,从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向高品发展。
(三)成立教师发展共同体,整体提升教师素养
学校隆重举行了“遇见更好的自己”教师发展共同体暨师徒结对仪式,在教与学,帮与扶之间,传承嘉峪关人怀善行走的教育理念,体现着团结务实的工作态度。通过师徒结对,通过师徒间的共同研讨和切磋,促进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以及教师专业素养的整体提升。
此外,学校还做到了大量工作,力求多措并举,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