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是决定民族未来的地方;校园,是传道解惑授业的地方;校园,更是塑造品格和心灵的地方。在嘉峪关学校的校园里有这样一位老师,她爱岗敬业,诲人不倦;她关注孩子全面发展,德智并重。她爱孩子们,孩子们也爱她,她被孩子们称作“永远读不完的大百科全书”,她就是四年级3班班主任王沛老师。
人们都说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这其实对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那就是不光传授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做事。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们的标准与答案,所以老师真的就像一本“大百科全书”,在与孩子们相处的每一分钟里就要给孩子们的十万个为什么提供各种答案与做出各种榜样!
有一次孩子担任学校卫生督导员,到下一周工作交接例会的时候,由于组员忘记带来工作小结,他的最终总结没有按时完成,导致例会的推迟。沛沛老师在班里批评了他们,他很难过。回到家里向我抱怨说,这件事并不是他有意拖延,他也事先提醒了同学……,听完以后我问他,有没有其他督导小组的同学完成了总结?老师只做了批评没说别的事情吗?孩子回想了一会儿说,有同学完成了总结工作;老师还反复强调了“责任心”这个事儿,老师说:“同学们我今天最想与大家分享的就是责任心这件事,对待事情一定要有责任心啊,这决定了你们对待任何事物的态度,也决定了你们做事情的习惯,这种习惯就会影响你们的未来。当赋予你一个荣誉的时候同时也赋予了你责任,要做到荣誉与责任都能担当……”孩子的心情似乎好了很多,接着告诉我,下课以后沛沛老师找到他,对他说:“有问题不怕,任何人都会遇到问题,关键是你怎样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有错能改还是好孩子,现在去找同学们想办法采取补救措施把总结做起来吧。”“妈妈,这会儿同学们真的特别认真,积极想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你猜怎么着,我的总结被刘田老师表扬了,如果下次还能当护导我就更有经验了,嘿嘿……”
听了孩子的这番话我也陷入了思考,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当下几乎每一个孩子的周末都用来奔波在学习不同知识的课堂,而这些看似与学分不搭边界的素养教育真的有点和孩子们渐行渐远,我们可以做到不让孩子输在知识的起跑线上,但未来的竞争怎可能仅仅是知识的比拼?这件小事让我深刻理解了什么叫做先德育后智育,德智并重,两手抓,两手强。“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各种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从小培养,试想一下,一个没有良好习惯的孩子,能够按时学习吗?一个没有毅力的孩子,能够刻苦攻读吗?一个没有责任心的孩子,能够大有作为吗?如果说知识可以让你去想去的地方,那么德育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决定你到底可以走多远。古今中外,哪个栋梁之材不是品学兼优、德才兼备,才得以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所以,在孩子成长的背后不仅凝结了家长深切地期盼,更蕴含了老师无数次的谆谆教诲。
我们的沛沛老师就是这样一个身体力行的好老师,课堂上传播真善爱,言语里包含天地人!
古往今来,人们用无数词汇来称赞老师,所有的赞美都是对老师最真亲切、最真挚的表达。但我更想和孩子们一样用“大百科全书”来称赞我们的沛沛老师,这本“书”里有有趣的知识、学习的方法、发现美的眼睛、感恩的心、做人做事的道理、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活的常识、做家务的本领、数不尽的金点子……,其实这就是老师的爱,“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更是牺牲自己带来希望的教育者的爱与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