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您目前的位置:教师发展-ssy>读书交流-市实验>正文

文字慰藉心灵

发表时间:2011-11-18 阅读次数:508
      八年前,来到这所学校的第一个月,为了了解这所百年名校,我做了一件让领导无奈的事:我将学校网站上的一本关于学校的书打印了下来,我清楚地记得,当初那本书还没有名字。因为书还没有正式出版。打印后,东窗事发,领导得知我打了四五百页,告诫我读书精神值得肯定,但浪费纸张却要批评。
     可那段时间,我早已顾不得领导的批评了,捧着书稿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是,这本书不像是书店里可以随意买来的书。更重要的是,这本书是关于我刚刚工作的单位的书,阅读它就仿佛在与这所学校对话,与我的同事对话,一种发自内心的好奇心和油然而生的亲切感驱使着我不断地阅读。也就是对这本书的阅读,让我对自己工作的单位和这里的人产生一种敬畏,当然也让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有了一个初步的方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不仅让我在繁琐的工作中有的放矢,让我缩短了青春的盲目。
      如今,八年之后,当我以“光明正大”的方式捧读学校的又一力作——《榉树下》时,虽然少了当初的惊奇与迫切,但却多了一份思索。110年浓缩成一本书,它记载了这所学校百十年的发展轨迹,凝结了每一位师者的智慧与汗水,记录了为每一位学子的茁壮成长。
      读着这本书,眼前会情不自禁地浮现出一幅幅画面,而在这八年里所经历的一切,弹指一挥间,来不及细细品味,就成为了过往。但书却让我又回到了从前,虽然稚嫩但却踌躇满志。如今,虽然虚长了几岁,但各种困惑却常常会阻碍前行的脚步。到底这份职业的魅力与极致是什么?虽然工作八年,但有时还会徘徊左右,尤其是每当体力透支到极限的时候,尤其是当繁琐的事务性工作冲击到教学工作时,常常会不知所措。此时,当我翻阅书籍时,看到了前人的脚步是那样的坚实清晰,听到了前辈的话语是那样的执着,他们一次次地扣动着我浮躁与不安的心,让我慌乱的心重又找到了着陆的场所。
       在这个秋意正浓的季节,一段闲适的时光,手捧《榉树下》,让文字成为慰藉心灵的温度,成为我们前进的力量。
以铜为镜可整衣冠,以史为鉴可见兴旺,以人为镜可得明失。回忆总能给我前行的力量,于是我想重整行囊,然后踏步向前。因为生命的形式可以不同,但生命的本质绝不能潦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