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您目前的位置:课题研究-ssy>实验案例-市实验>正文

青岛市实验小学“适性课堂”教学实践科研案例 刘杰

发表时间:2011-06-29 阅读次数:446
青岛市实验小学“适性课堂”教学实践科研案例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时间
2012.05
学科
英语
年级
五、六
执教教师
刘杰
课题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
教材版本
新标准英语
 
(记录下实践过程中的一个策略、一个片段、一个目标的达成等,字数千字以内)
最近给六年级的学生上课,发现有些上课表现不好的学生经常上课说:老师上课光表扬好学生,不公平……于是,我反思自己的教学,难道我做错了什么吗?的确,我对于上课听讲好、纪律好的学生经常点名表扬,但我也关注所有问题学生的表现,对他们的点滴进步我也是及时表扬,但对他们的不足之处我也是不留情面的及时指出,但对他们而言可能还是批评多于了表扬,难道我真的要尽量回避他们的不足,放大他们的优点吗?可见,这些问题学生是多么渴望得到老师的赞美啊!多么渴望情感激励。
情感激励——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源动力。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和体验,积极的情感是人的认识活动的内驱力。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学起来不知疲倦,而对不感兴趣的东西则不闻不问。还有些学生,出于对教师的某种成见干脆放弃其所教学的科程;相反,出于喜欢或欣赏又常常对某教师所教的课程产生一种莫名的学习动力。由此可见,情感是教育不可缺少的中介,是教学效果的制约因素。师生间只有情感相通、和谐相处,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心理处于最佳状态,达到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取知识的目的。所以英语教师应利用各种手段积极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通过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所学知识,训练技能;让每堂棵都充满欢歌笑语,使优等生因成功而笑,使学困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克服困难,积极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