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心理脆弱的孩子撑起一把伞
青岛市实验小学 孟蕾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幸福指数的关注越来越全面。在多年的工作中发现心理上脆弱、不太健康的孩子越来越多。几年前我从三年级接过一个孩子,这个学生在学校很出名,刚上学时,开学两个多月不能正常上课,是一个患有严重自闭症的特殊的孩子。我接班后开学第一天,他就表现出了异常,上课旁若无人地下位到处溜达,课间一个人孤独地留在教室里,活动课上和同学打仗,哭着闹着满校园打滚,同学们都远远躲着他。我找学生谈心,引导他们不要躲着他,因为他更需要小伙伴的友情。我找他谈话,他远远地躲开,根本不搭理我。以我多年当班主任的经验,我没有强求他,只是经常冲着他笑笑,等待打开他心灵的时机。
机会终于来了,那是三年级上学期的一节品社课,“比一比,谁的朋友多”。我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把自己朋友的名字写在小纸条上,然后下位送给你的朋友们。班里顿时沸腾了,同学们纷纷下位给朋友送纸条。我暗暗地留意这个孩子,只见他把五六张纸条送给了他的朋友,然后回到位上静静地等着。可是过了很久,没有一个人送给他纸条。他呆呆地地坐在那儿,不时地瞟视着四周,从他那飘忽不定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一份孤独、一种无助,似乎那颗自闭的心在孤独与无助中正一步步紧缩。看到这儿,我赶紧写了一张纸条,悄悄地走到他身边,牵起他的手,紧紧地握在我的手中,坚定地说:“王金明,你永远都是孟老师的好朋友!”他吃惊地扫了我一眼,迷茫的目光第一次与我相遇,那一刻,我发现那目光中隐含着一份惊喜,一丝信任。
从那以后,我俩真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教室里,大手牵小手整理书包;校园里,大手牵小手传递着排球;回家的路上,大手牵小手送过了马路;学生中,大手把小手递到了一双双小手的手中,班中的五十多双小手都接纳了他。很快他变了,开始说话了,给我猜脑筋急转弯,讲他所了解的电脑世界,校园中闪动着他与同学做游戏的身影,伴随着一阵阵开怀的笑声。尽管有时候他还会表现出一些异常,但已经能够较好的融入到集体中了,个人的心理素质也健康了很多。
在后来的一次习作课上,我布置学生写生活中的一件小事。王金明写了那节令他难忘的品社课,真实纯朴的话语深深地打动了我。“……我看着写有‘王金明’三个大字的纸条,感到有一股热乎乎的东西从我心中涌出。我不再孤独了,孟老师是我永远的好朋友,看看周围同学都向我投来羡慕的眼光,我更加感到自豪。……老师,我知道我有时还会不听话、大发脾气惹您生气,但每次发完火总是很后悔。我也不想这样,但有时连我自己也控制不了。给我时间,我会慢慢改掉的。我希望您能永远牵着我的手。”
听着学生真诚的话语,我更加意识到每个生命都需要尊重,每一个生命的成长都需要关爱。尊重学生意味着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差异,并着眼于学生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班主任工作时间越来越长,我们更多的感受到的是一份责任,要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发展,就必须把工作做细。引导孩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时欲速则不达,所以我们教师应该放平心态,克服功利思想,克服急躁情绪,给孩子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引导他们循序渐进地转变,让我们学会“享受”教育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