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实验小学教师外出学习回馈表
培训时间
2014年11月22-23日
培训地点
北京朝阳剧场
培训人
孟夏
培训主题
北京“魅力教师、经典课堂”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教学观摩研讨会
利用本周末的时间,我有幸参加了在北京朝阳剧场进行的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教学观摩研讨会的学习。短短两天时间,聆听了多位全国知名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感触很多。每堂课都凸显了老师个人的教学风格、特色,亮点很多,如繁星闪烁,令我赞叹、钦佩。特级教师的课堂风采在我脑海中不断浮现,久久回味。我的心中也荡涤着做老师的幸福,那就是在课堂上与孩子们“心灵感应”般的真情对话,呈现出和谐的、焕发生命光彩的课堂,产生着令人震撼的课堂生命力。
其中,唐彩斌老师的课给我留下的印象和感触最深,唐老师执教的六年级《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复习》一课,从学生平时接触最多的包装礼品盒入手,把长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容积穿在一起。没有死板而无聊的训练,有的是充满思维含量的挑战活动,既巩固了本单元的知识点,又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从出示6个面判定长方体的长宽高,到只出示4个面、3个面,再到最后只提供2个面,但却至始至终没有出现长方体完整的模型,唐老师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不断挑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像唐老师这样的课堂上,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他们丰富的知识底蕴、强有力的课堂组织能力与知识的整合能力,充分享受教学所带来的乐趣,能感知学生从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生命律动。
刘德武老师已经不是第一次听他的课了,听过他著名的《找规律》和《分数的意义》,今天学习刘德武老师执教的《小数的意义》,收获同样很大,本课将数学思想方法直接指明,如具体、抽象、概括、推理等,让学生明确知道自己在解决问题中,使用的是什么数学方法。四年级的学生在刘老师的指导下,知道了什么怎样由抽象到具体,再由具体到抽象,训练了逻辑思维。
同样的一节《小数的意义》刘延革老师执教又与刘德武老师的风格不尽相同,关于小数的产生,教材是让学生通过测量黑板的长和宽的活动引入的,但刘老师没有使用“黑板”这个素材,而是选择了学生熟悉的“整数数位顺序表”。这个置换细节是随意的吗?不是,它是刘老师刻意置换的。它是为后面要学的小数数位顺序表作准备的。由于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外一种表示形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十”,与整数的计数规则相同,因此小数的数位顺序表的学习,应在整数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上建构。基于这样的思考,刘老师让学生在测量整数数位顺序表的长,宽过程中,一方面让学生体会产生“小数”的必要,另一方面又重温了整数数位顺序表。另外,,刘老师精心设计了一把没有刻度的米尺,独具匠心创设“米尺”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建构不同的小数单位的必要。
此次学习收获颇丰,我会利用听课记录好好回顾魅力教师们的精彩课堂,并使之运用到我自己的数学教学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