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拜读了魏书生的《乐在民主育人中》一书,感受到魏书生以工作为乐趣,全身心投入工作的那种热情。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性格。”班主任的人格对学生有着最具体、最直接、最深刻的影响。“德高为师,学高为范”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诠释。育人者必先育已,不正者则不能教人。
魏书生说:“我属于愿意当班主任的那类教师。我总觉得,做教师而不当班主任,那真是失去了增长能力的机会,吃了大亏。”这种精神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也不是一般的教育家所能做到的。他想着的是全体学生,要把所有的学生教育好才甘心,有一个学生没有教好心里也不安。他把学生看得比自己重要,自己可以忍受生活上的种种不便,种种困难,目的是把这些学生一个一个地教育成材。
我感受最深的是,魏书生出众的育人能力体现在他是个点子大王,他的观点是“条条大路通罗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魏书生教书育人点子多,称得上是教育界的点子大王。他认为:办任何事方法不是唯一的,而是多样的,在多样的方法中必然有优劣之分,有优与更优之别,办事者应有尽可能选择“最优”的意识。魏书生常常跟学生讲,“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件事都有100种做法”。魏书生搞教育教学改革,就是搞的多种方法,在比较中选优。他坚信,“人的思想从一种模式中解放出来,就会发现,教育教学改革的天地也十分广阔,方法非常之多”。在此基础上,他进而强调方法的择优,强调方法的发展、更新。他说:“运用某种方法挺好,也无须骄傲,无须固步自封,因为事物在发展,方法在更新,我们目前运用的方法绝不是最好的方法。我们应该不断研究、探索,再往前去寻求更好、更科学的方法。”正是充满创新意识的方法观使魏书生的许多做法异于他人,也正因为魏书生把这种方法观灌输给了学生,他的学生才有了固门防风的十种不同措施,才有了吃感冒胶囊的数十种方法,才有了开阔的思路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正是魏书生具有开拓创新的能力,独特的发散思维能力,灵活机智的应变能力,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交往协调能力,准确的表达能力,较强的自控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等独特出众的能力,激励了学生对班级的热爱,进而促进了班级管理工作的落实。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魏书生纷繁复杂而又乐趣万千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深深地认识到,班主任就是高飞雁群中的头雁,他塑造着群雁的美好心灵,引导雁群飞过千山万水,最终顺利到达理想的目的地。每个班主任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班主任,就必须像魏书生一样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要在不断地自我认识、自我批评、自我校正、自我监督中完善人格形象,最终利用自身的人格力量、才能、学识、情感以及各种创造性的活动,使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转化为宏观的更具人性化的权威形象,使学生亲闻其声,亲见其形,愿意按受其教诲,达到感染人、培养人、塑造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