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教师教学专业化发展

发表时间:2011-09-29 阅读次数:453
               教师的课堂应该是一个朋友之间合作的游戏场所
    小班化教育使师生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这种改变也势必引发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的变革,作为教师,树立正确的现代教学观是责无旁贷的义务。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来看一看今天的课堂需要怎样的教学,我们的教师该对自己的教学有怎样的审视。
1、让学生学会合作
    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并不等同于我们通常理解的师生互动,它是一种教学内涵高于师生互动的学生综合学习。合作学习的特征最明显的就是教师要引导学习者相互喜欢和相互关心,这种方法能形成相互支持,能使小组的成员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想尽办法使小组获得成功。
小班化教学使教学的组织形式以小组为单位,这为学生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更接近于旁观者,教师为学生提供合作的主题,接下来对学生的活动给予尽可能少的指导,让学生按自己的愿望去做。但是,这种旁观并不等于放弃,它需要教师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在旁观之前,他必须是优秀的讲述者,在选题中,他必须对发展有价值的小组任务有深刻的见解,对合作过程中的问题,他必须有即时诊断的能力,并能提出解决方案。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合作学习,可以反映出讨论的优点,可以满足学生以其他学生为教育中心的教育方法的优点。
因此,教师鼓励学生的合作学习,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综合学力。
2、使学生懂得发现
    心理学家经过研究认为,人的推理能力,无论是教师的还是学生的,都能通过使用得到提高,他们建议教师利用发现学习,给学生提供收集、组织、操作与分析数据的机会。发现学习其主要的目的是教师提供给学生独立思考以独立获得知识的机会。这就意味着,我们希望学生不再依赖他人学习知识;发现学习是帮助学生发现知识是怎样为人所了解的,这就意味着帮助学生自己去发现怎样通过数据的收集、组织、操作而获得知识;发现学习促进学生高水平思维或批判性思维,如:分析、综合、评价能力的发展。
因此,教师教会学生发现学习,亦是提高学生综合学力的有效方法。
3、关注学生的个别化教育
    对于个别化教育,我们可以这样界定:用任何意图对教学和学习进行裁剪,以适应一个学习者或一组学习者独特需要与水平的教育方式。换一种说法,个别化教育意味着对个体做出教育上的反应。它最独特的目的是对教学进行裁剪,以适应个体的特殊水平和需要,教师再也不能对全班进行统一的教学,它要求教师了解和关注个体,了解和关注学生的多样性。
个别化的教育方案能满足大量的学生需要:进行组织和创建的建构需要、进行探索、阅读和寻求知识的认识需要、提供信息、进行解释和证明的说明需要、获得赞赏和注意的赏识需要、渴求独立和自由的自治需要、与他人行为有区别、表现独特或前卫的叛逆需要、形成友谊的从属需要……。
好的个别化教育能吸引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可以采用与学生学习风格一致的方式来传递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独立性和自律的发展;可以让学生对自己进行学习的能力感到自信。
因此,在小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尝试个别化教育,又是提高学生综合学力的一剂良方。
4、对学生进行真实性评价
    小班化教育让教师有更多的机会面对所有的学生,对每个学生的个体进行观察、指导、帮助,这就要求教师要更公正、更客观、更人性地对每个学生作出相应的评价。这种评价应该突显教育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强调评价主体的互动和参与、评价内容与方式的多元化以及评价过程的动态发展等等,这其实就是要求我们对学生作出真实性的评价。我们可以给真实性评价下一个通俗的定义:就是教师让学生完成一个真实性的任务,用以考察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实践、问题解决、交流合作和批判性思考等多种复杂能力的发展状况。
真实性评价提供了看待评价和评估的新的方法。它强调评价与课程指导结合起来,有助于教师检查自己是否将知识传授给了学生;真实性评价中的整体评价方法可以促使教师在思考结果的同时考虑过程;学生的自我评价工具一方面向学生提出了学习的要求,同时它也赋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使用预先解释的具有详细的评分标准的题目可以为学生的准备工作提供清晰的指南;真实性评价不仅与学校环境中的课程和教学有联系,而且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相联系。
    由此可见,对学生进行真实性的评价,既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素养,又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