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我是谁》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16-05-16 阅读次数:392
[设计思路]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儿童良好品德形成和发展的综合课程。学习做人是这门课程的核心,整个设计重在对儿童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社会性发展的培养。不能把它单纯上成说教课,要让它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体验性和活动性。所以,我在组织本课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了解自己在生活中是怎样根据场合的不同很好地进行角色转换,充当好自己的角色。教学的主要形式为:创设情境、组织活动,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表演中体验和学习,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活动目标]
  1.体验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同角色。
  2.通过观察对比,认识不同角色对人的不同要求和所应承担的不同责任。
3.愿意在现实生活中当好自己的角色。
[重点难点]
重点:体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同角色,并愿意在现实生活中当好自己的角色。
难点:通过观察对比,认识不同角色对人的不同要求和所应承担的不同责任。
[活动过程]
活动一:猜一猜,我是谁
1.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将学习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第四单元“我的角色与责任”,首先我们来学习第一课“我是谁”?同学们,你们说我是谁?
 2.师:听到同学们这么亲切的称呼,我真高兴!。是呀,在学校里在课堂上,我是老师。但当我走出校门,在不同的场合,我还有许多不同的角色,你们想知道吗?请看:(出示教师在不同场合的照片:游客、观众、病人、运动员、母亲)
3.小结:你们说的真好!你们瞧,在学校时我是老师,在商场是顾客,在旅游区我是游客,在运动场上我是运动员,和儿子在一起时我又是妈妈 。你们说我变得快吗?  
(点评:教学伊始,让学生猜一猜,说出在不同场所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来自生活中的素材,学生有亲切感,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初步感知不同场合人有不同的角色的概念。为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活动二:议一议,你是谁 
 1.我会变,你们也会变。谁来变变吧——指名一个学生,此时此刻,我是老师,你就是学生,回到家里,你就是儿子或女儿,再指一名学生:发烧了,生病了,上医院,你就是病人……
2.看来,你们在生活中,在不同的环境中,会变成其他角色,请同学们打开课本58页结合书中的例子,小组内讨论讨论说一说我们在生活中的角色,并写出来。
 
                  
  
 
我是                        
 
                   
 
 
我是                        
 
                  
 
 
我是                        
 
 
                  
 
 
我是                        
 
 
                  
 
 
我是                        
 
 
                  
           ……    
 
我是                         
                ……
 
3.小组汇报。
4.谁能在这里给大伙儿介绍自己的爸爸或妈妈会怎么变呢?
5.明明是同一个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名称呢?
6..小结:看来,我们在不同的生活场所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点评:通过体验自己和自己父母的角色变化,得出角色的重要性,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突出了课程的经验性这一理念。)
活动三:说一说,明确人们对不同角色的要求
1.人们对不同的角色,有哪些不同的要求?下面老师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看看录像里人,他们担当的是什么角色,做得怎么样? (录像内容为校园中师生课间活动、学生和老师早上刚刚进入校园、自习课上等场景。)…
    2. 生看录像并汇报。
3.同学们观察得都很仔细,说得真不错啊!看来,录像中的人都很好的当好了自己的角色了。那么,同学们你们现在的角色是学生,你们要如何做好一名优秀的小学生呢?
4.同学们说得非常好,相信你们都能做好有一名好学生。可是如果你们在校外,扮演其他角色时你们打算怎样做呢?
(点评:在此环节的设计中,教师注重师生间的教与学的互动沟通,通过判断生活中哪些角色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哪些角色是不对的,师生双方在讨论中相互交流、沟通、启发、互补,体现了教学的有效性。)
活动四:演一演,当好自己的角色
1.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担当不同的角色,那应该怎样做才能当好这些不同的角色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表演、讨论。   
学生上台抽取题目根据教师提供的场景进行表演。表演场景,教师深入各组深入指导:   
(1)秋游榉子洲公园。   
(2)到图书馆借阅图书。   
(3)乘车去火车站。   
(4)去超市购物。   
(5)去剧院看表演。   
(6)奶奶生病了,你回家该怎么办?
(7)医院里,医生给病人看病。
2.你们准备好了吗?哪一组先来表演?
3.在表演前,老师有几个问题问大家,上台表演的同学是什么角色?应该怎么做?坐在位置的同学是什么?应该怎么做?同时你们也是评委,应该怎么当好评委呢?你们能做到吗?
    4. 师生共同表演。
5.评价表演。
6.小结:同学们,我们的生活多姿多样,所承担的角色也多种多样。只有我们大家都当好了自己的角色,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这节课同学们认真听讲,积极参与,把学生的角色当得精彩极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老师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会把自己的各种角色当得更好!大家能做到吗?
(点评:生活的课堂是儿童实践、体验、评析、创造的空间。教师精选了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场所,让他们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畅所欲言,在讨论、交流中认识到不同的场合,对角色有不同的要求,并通过表演,把道德要求自觉地转化为主动行动,强化了教学效果。而表演后的评价,更提高了学生的认识,使他们明确在不同的场合,应该怎样当好自己的角色,使主题得到了升华。)
活动五:课外调查
  课后,请同学们到学校、医院、公园等地方走走看看,看看我们身边的人是怎么当好自己的角色的,并完成调查报告。
我们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调查内容
 
调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