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文登路小学 王瑛
使用说明:
让学生了解哥伦布远洋航行中使用的船,了解新航路开辟前欧洲造船技术的进步,以及船上的装备情况,进一步认识哥伦布远洋航行的背景。从而使学生拓展有关哥伦布航行美洲的知识,培养他们搜集整理历史资料的能力。通过制作帆船,并培养他们动手操作的能力。
设计意图:让学生围绕主题,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出发,进行探究学习,从而具备收集和整合资料的能力,具有组织、表演、绘图、动手制作的技能,能从整体的角度去观察世界的能力。
使用的教材、课题:
自编教材《帆船的历史》第8课《了解哥伦布航行,动手制作帆船》
成功的案例:
教学步骤:
步骤一:学生通过书籍或互联网查阅有关哥伦布航行背景的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亲身参与,用联系的观点,从整体的角度,去观察世界,感受历史。从现实中发掘历史,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比较历史,学会探究性的学习方法。
步骤二:将查阅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1)哥伦布远航时欧洲造船技术的状况;(2)远洋航行时船上的装备情况;(3)哥伦布首次航行时所用的船。
设计意图:开放的课堂,为学生营造了勤于思考,大胆质疑的环境。“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有了问题,将会去思考,去探索,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钥匙。学生经历了思考、质疑、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并在这样的过程中会形成了较强的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了解了哥伦布远航时欧洲造船技术的状况,同学们对此兴趣盎然,并纷纷讨论;几百年前的哥伦布是怎么样进行远洋航行的呢?通过资料的展示和交流,使大家对哥伦布远航时欧洲造船技术的状况;远洋航行时船上的装备情况;哥伦布首次航行时所用的船等知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接着我因势利导,出示了一段话:一位诗人说过:“如果没有梦想,就象鸟儿失去了翅膀。”是的,每个人都有梦想,不一样的内容却一样的美丽。哥伦布的探险梦激励着他扬帆远航,不断克服困难,终于开辟出一条条新的海上航线。这时,大家对哥伦布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紧接着我又问:那同学们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自己动手制作帆船模型吗?大家纷纷表示要尝试一下,感受一下动手制作帆船模型的乐趣。
步骤三:制作哥伦布首航美洲的船模。
分组用准备好的材料,结合有关资料,制作“多桅帆船”的模型。组织一次“航海集会”。结合当时实际,运用发散性思维,为这次航海提供各具特色的准备工作,以达到相互启发、相互借鉴的目的。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形式新颖,很容易吸引学生。尽管制作的帆船是简易的,但毕竟可以让学生“设身处地”感受哥伦布以及航海队勇于开拓、不畏艰难的人格魅力。
在制作小帆船时,学生大胆对多处步骤提出了疑问,并且通过师生、生生共同探索与实践,反复验证,确定了小帆船的制作方法和步骤,从而解决了问题。通过自主探索,共同研究,学生掌握了制作小帆船的技能.同时,通过此课题的学习,学生将会大胆质疑每一个课题,共同探索、实践,寻求每一个最佳答案。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设计意图:学生迅速、大量地阅读有关资料,进行深入准确的分析整理,准备有理有据的发言。这有助于他们获取和占有资料信息,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步骤四:举办哥伦布远航船只模型展。
设计意图:陶行知先生有一首诗说得好: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能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又用脑才会有创造。我们要把握各种契机,拓宽资源,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个富有创造性的学习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