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我校开展了一人一堂课的达标展示活动,听到这个消息,先是不知所措,慌了手脚,我要选哪一课,如何上一年级的公开课。可转念又一想,这不正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吗?我要好好地把握。于是经过反复思考,我选择了穿插在拼音教学中间的《认一认3》作为我一人一堂课的教学内容。一方面,我着手备课,设计教学环节;另一方面,我不断请教低年级的老师,并在平日的课堂当中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
终于迎来了这一天,在“起立”声中,我的一人一堂课的号角便吹响了。上课前我十分忐忑,因为这些孩子是我新带的一批学生,又没有上过正式的公开课,加之他们的年龄特点,真不知今天会出什么“乱子”。可当我问过“同学们好”后,我却发现孩子们一双一双伶俐的眼睛是那样专注地注视着我,顿时我的信心倍增。这时,脑中像放电影一样闪过一个又一个孩子们精彩表现的画面,仿佛课前的预设全部实现了一般。
我今天的教学任务是带领孩子们学习《认一认3》,认识八个生活中常见常用的字,并引导孩子们初步理解这些字的基本意义。为了落实新课改的理念,也是将自己平日学习的教育教学的方法结合学生的特点充分的展现在课堂当中,我在进入正式课之前,设计了一个游戏环节,孩子们也配合得十分默契,一切都在我的预料中顺利地进行着。
这节课我要教学的字都是生活中的高频字,所以字音与字形对孩子们来说没有什么难度,关键在于理解字的意义。对于刚刚走出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形象思维远比逻辑思维、语言思维等发达得多。所以我制作了以大量图片为主的课件辅助教学。
当我一一出示一幅一幅精美图片时,孩子们不断发出一阵阵赞叹声“哇!”、“哇!”当我出示各种衣服的图片时,孩子们更是不等我问:你在大屏幕上看到了什么?他们就异口同声说出了“上衣”、“裤子”、“衬衫”、“裙子”……此时课堂气氛也轻松愉快了许多。我如获至宝。边看图片边说:我们每天起床要穿衣服,晚上睡觉前要脱衣服,衣服脏了要洗衣服,洗完衣服我们还会晾衣服,这里的“衣”都是咱们今天学的“衣”字。孩子们都露出了久违与这节课的笑脸。“看来,‘衣’字的教学任务顺利的完成了。以此推断,在图片的辅助下,后面的几个字也会如前一样顺利。”我心想。
……
“同学们,再来看看这些又是什么?”我一一出示“楼房”、“院子”、“客厅”、“卧室”的精美图片。开始“楼房”和“院子”,孩子们还能说得上来。可当大屏幕上出现客厅的图片时,孩子们却喊出了我课前怎么也想不到的答案;“沙发”。我当时就“呆”住了,几秒中之后,我才回过神来想这时我应该如何去引导孩子们关注到这幅图片所呈现的整体环境上来。于是,我立即追问:“同学们,沙发通常放在家中的哪个房间?”孩子们三三两两地说出:“是客厅。”其中也有孩子说:“我家沙发放在卧室里。”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我也就没有在解释下去。带着这个“意外”,我们又走进了下一幅图片:“卧室”。无独有偶,这一次与刚刚发生的一幕如出一辙。孩子们大喊一声:“床”。我心想:这可怎么“收场”!打乱教学环节的设计,不行,那样完不成教学任务,这节课就失败了;干脆语言引导加上联系生活实际。一番思想斗争后,一切教学环节又恢复了“平静”。但是课堂氛围的热度却没有持续提升。这时,我真想说:课堂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它的形势瞬息万变,我们只有尽量做好万全的准备,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取得圆满的结果。
从我的教育故事中很容易就清楚了自己所处的阶段:就是关注教学任务的初级阶段。教育教学中的事往往是小事,但教师却需要大智慧。教师的大智慧不是先天就有的,是在教育教学的诸多小事中一点点反思并提炼出来的。经过一番思考后,我想当时课堂中我如果将关注点放在学生身上,将教学环节改动为观察图上都有什么?这些事物通常都放在什么地方?等等环节,不但可以实现“活”的教学目标,还能达到更好地深化理解的目的。
教师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职业,是一个实践理论的职业,更是一个反馈提升的职业。愿这次活动成为我们一个成长的契机,与孩子们一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