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在数学课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在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往往不是贯穿于整节课的始末,它常常和其他的教学组织形式:诸如教师的演示、讲授以及学生的独立学习相结合。只有根据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时,我先通过课件演示三种不同的三角形拼组平行四边形的过程,再讲解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关系后,再通过小组合作利用学生手中的学具独立拼组,这样不但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面积推导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把合作性学习方式引入课堂后,教师由原来的“讲授者”转换成“指导者”和“合作者”,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参与,发现和探究知识,教师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中做真正的主人。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如有不同的观点、想法,我就请小组中的成员上台陈述,然后组与组之间展开交流、辩论,学生的害羞、胆怯,渐渐地被大方、响亮所替代。例如在教学《图形的密铺》时,学生对几种平面图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等腰梯形)是否能够密铺产生了不同的意见,这时我先请几个小组说了他们的想法,然后再利用准备好的图形,小组之间进行交流验证,结论在事实面前达到了验证,同时每个学生也都参与到了课堂中,每一个学生也都成为了数学课上的主人。
科学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灵活恰当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及时合理地进行小组评价,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团结协作意识,久而久之,学生就能体验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