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于工作创新,立足于学生差异,促进学生深发展
——市南区青岛宁夏路第二小学2019学年度教科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立德树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指导方向,以“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级课程为载体,构建学校人文课程新体系”课题为总引领,以“十三五”区级课题项目三组“教与学方式变革”,“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诗教委员会“、“孔子学堂”为研究与活动载体,积极推究课题研究。落实好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减负三十条)为工作要求,继续深入开展《基于差异的深度学习促进策略研究》的教科研课题研究。在工作中形成策略,再由策略引领工作,从而做到有方法、有步骤的指导教育教学活动,以达成实现素质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
二、工作目标:
1. 聚焦“差异”、“深度”这两个核心驱动词开展课题研究方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利用项目组的多元路径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并形成策略。
2. 课题将继续围绕深度学习的四个要素:即单元学习主题(中心任务:学生应该学习什么内容?)、深度学习目标(活动预期:学生在学习中应得到什么?)、深度学习活动(学习过程:学生应该怎样参与学习?)、持续性评价(达成反馈:学生是否达成学习目标?)从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式两个方面进行突破,做好课题研究记录和反思。
3.继续关注科研研究目标的落实,完善课题研究内容,进一步形成相关策略。
4.基于学校课程的深度构建,以项目组为抓手,教研组、立项课题教师各自发展和协助共进,共同推进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实现领导带头,科科研究,人人参与,抓点带面,深入研究,确保教科研有效实施。
三、具体措施:
(一)继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科研能力
为了帮助教师提高科研能力,学校将开展教科研系列活动,持续抓好教科研常规工作,健全学校教科研项目组,提升课题研究的水平。
1、做勤思善学、科研型教师。
鼓励教师多读教科研读物和相关资料、视频,提高教科研研究的能力。在平日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能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差异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材施教。把理论内化为理念,用理念更好地指导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形成教学策略。
2、通过平台接触,丰富认知。
给教师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和集中教研、培训等时间开展课题学习,在学习中丰富科研认知,增强科研意识,形成科研能力。同时借助本地教师资源,及时发现科研典型,以讲座或座谈、教研的形式,推广经验,提高认识,形成策略。加大项目组的跟进,及时进行科研进度调整,形成正确的科研研究小路径,从而形成策略。
(二) 筹备校教科研课题阶段总结会,立项教师教科研课题协同参与
5月初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科研课题的阶段汇报会。届时校课题由安校长主持,各项目组进行校课题内容的阶段总结,王玉玲和纪清波老师进行个人的阶段课题研究汇报。另外学校会安排2名教师参与上课,聘请的与会专家就差异和深度这两个维度给予评价与指导,从而使老师们把握好课题工作方向,获得工作方法上的指导和帮助。
(三)以四做为主线, 实现教科研新突破
一做教学研究,依托备课,建网成系;二做教学践行,体系研究,同课异构;三做反思提升,基于课题,典型剖析;四做多元评价,基于活动,目标落实。
1.一做教学研究,依托备课,建网成系。
教师教学研究的落脚点都是集中在备课上,备课反映了教师本体知识的体现和继续教育的成果,是开展课堂教学的的路线图,是学生学有所成的根据地。学科知识体系是呈螺旋上升的,新知的生成来自于旧知的铺垫,知识间环环相扣密不可分,形成了知识链,条条知识链建构成知识网,铸成知识体系。为此,加强备课教学研究,备课落地有声,才能保障教育教学的有效实施。
开展备课研究。先自主备课,然后再在集备组内备课。聚焦四个着眼点,实现集备有扶手。聚焦共议,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聚焦共享,享教学路径,教学资源;聚焦共查,查学生易错,破障碍点;聚焦共用,用多元评价,保障实效。在备课、教研时,教师就应基于课时、单元、全册知识间的差异与联系,争取课课建网、成图,单元个个都有自身网络图。研究出的思维导图,必定推动学校课题的深入开展,学习方法、学生能力的提升,必定带到了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有力推进,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致千里。脚踏实地的开展教学研究。最终学期末形成教学有效新路径,思维导图式教学研究教学集。
2.二做教学践行,体系研究,同课异构。
本学期各学科组进行体系研究,以学段内容、目标进行阶段解读,着眼分析、提升、发展等核心词为研究点开展以小见大的序列研究,从而强化教师的大育人观意识。
语文以诗歌教学和阅读教学为内容重点进行研究。依托每周晨会、早自习时间、充分利用好学校的阅读手册,做好个人、班级、级部的展示,语文阅读将围绕“一用”“二读”“三合”“四展示”进行课题深度研究,开展全校阅读指导课的教学研究。
数学以智慧广场这一知识体系为教学研究内容,关注学习策略的学习和使用,发展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开展典型课例研究、打磨新课堂教学。同时,同年级组间围绕学生差异和深度学习两个角度进行同课异构,共同研课、议课,共同努力和积累,相扶相成,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多视角、多维度、多方位提供助力。最终达成集众人智慧于一体,实现教学路径千万条,教学效果共实现。
英语以数学绘本这一知识体系为教学研究内容,关注学生日常学习的同时,做好每周的学习记录和积累,把教材中的知识体系与模块测评融入其中。以体系知识建构学生的英语知识本体和语言能力表达。
其他学科根据学科特点开展系列活动,形成某一方面的研究体系,从而形成策略集锦。
3.三做反思提升,基于课题,典型剖析。
在平日的教学工作中,更多的老师因为琐碎的日常工作,而忽视了工作中成与败的积累,遗忘了个人的专业发展。为此在教学中,要求老师们随手记,随时反思,随时开展小课题研究。用好备课本和教师发展手册,把自己的成长与进步记录在案,逐渐成为反思型的专业型教师,将教科研研究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细节中。除此,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要做好1+x的工作反思集,1即参与好校级研究课,并做好教案+反思+关于板书的思维导图+科研课题研究案例的记录,x为自选课题,做好与之相关内容的记录和整理。
4.四做多元评价,基于活动,目标落实。
在教学时,依托课堂教学主渠道,开展有效评价。而开展评价的方式之一就是课堂作业,要减负就要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为此,加大课堂作业的使用和落实是今后的重中之重。课堂作业采用互评+总评的评价方式 。互评即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主要看参与学习情况是否有效,侧重于积极回答问题、操作(带学具)、交流这三个方面,它们分别用三个
表示。口算+倾听二个
表示。在每次课堂作业上交之前通过组内评价,记录在作业末。凡是学生互评得二个
+二个
以上的为优秀,最后老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学生互评情况给予综合评定。最后,把评价记录在作业本的首页作业评价栏中。这种简化的评价形式,较好的实现了学校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另外在教学中继续采用c沃、抢答器、平板等多媒体电子平台的形式评价学生,结合学科特色活动进行特色评价。
(四)继续明确科研目标和内容,抓好科研管理,确保研究的实效性。教科研研究要有目的性,科研内容要明确。具体如下:
研究目标一:对所教学生的差异情况进行全面、动态测查。研究内容:首先要针对小学生学习特点、学习风格、智力起点、优势与不足等差异,制定测查量表,开展全面调查形成资源库,记录学生成长情况。其次对测查汇总后的小学生个体差异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类梳理,按类别进行研究,后期按类别进行经验分享会,使教科研研究更有针对性。
研究目标二:基于学科课程标准,梳理学科核心素养及促进深度学习的学习目标。研究内容:首先依据学科课程标准,梳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及促进深度学习的学习目标,全面了解各学科学习目标的差异。
通过思维导图等形式建构知识之间的脉络,深化对学科知识的认识和学习。
研究目标三:形成基于学科差异的深度学习推进策略。基于学科差异改革教学方式,注重学科融合,采用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和反思,从而发展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研究内容分别是:
1.建构系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分层目标的选择性制定,学习内容的超市化管理,学生个体学习资源的私人订制等。
2.基于差异关注学科融合进行深度学习。将学科如:语文、数学、音乐等学科素材融入主题教学过程中对教材进行了二次重组,实现知识的补充和主题深化。学科融合从学生熟悉的题材入手;采取开放式问题导入形式开始;加入时事素材补充教学内容。
3.基于差异运用思维导图学习方式进行深度学习。通过分层级的线条连接各知识点,搭建各个知识点间的内在关联,促进知识的整合。
4.基于学科差异运用 “体验学习”方式,注重实践性、过程性、发展性。
研究目标四:形成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深度学习推进策略。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实现学生个体的多元化发展。
研究内容分别是:
1.基于差异采取同伴互助的学习方式进行深度学习。学生师徒制——兵教兵(可以通过座位走位实现)。力求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和关注到,课上、课下、交往、互动,通过合作学习进行深度学习。
2.基于差异采用个性化实施的学习方式深度学习。学生建立错题本(补差)搭建表现平台,课后学生制作微课或微视频,教师建立错题库、微视频库。通过以上多种途径,丰富学习资源,满足个体的发展需要。
3.基于差异采用模块作业的学习方式进行深度学习。按照学生发展需求,我们将作业划分了四大模块:趣味模块(包括:游戏式作业、情境式作业、绘画式作业),主动模块(包括:“自助餐”式作业、“导演”式作业),合作模块(包括:亲情型作业、友情型作业),开放模块(包括:操作实践性作业、调查式作业)。这四个模块的作业设计涵盖面“全”,“广”。全纳学生的每个方面,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
针对以上目标和内容,学校对课题研究要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对课题研究要做到前有计划,中有记录,后有总结与评价,使研究过程规范化、科学化。继续组织好教师的教育、教学论文的交流、评比、推荐等工作。学校大力提倡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认真实践,勇于探索,善于反思,并加以总结,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三)以项目组为抓手,深入研究探讨,确保研究成效
依托全纳融创课程体系,重点开展以下项目组活动,以多元教学、多视角的学习活动确保教科研活动的高效实施。
(1)把课题研究与项目1组相结合
项目1组是人文课程新体系构建。负责干部:管宏丽 王玮,核心成员:学科组长团队。
本学期研究重点:继续加强和完善构架“融 创”人文课程体系,大力推进人文课程实施,实现科技与人文的融合。在后期活动中,会继续派干部教师参加学会组织的专业培训,参与交流互动,积累研究经验,形成案例等成果。
人文课程列表:
年级段
|
兴发课程
|
立基课程
|
创生课程
|
低年级
|
京剧
|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 “学科+”课程:
八百行动(实践课程)
英语模仿秀、
英语绘本阅读、
语文诗歌课、
语文高效阅读课、
快乐习作课
数学思维训练、
数学创生课、
思维导图课、
体育足球课、
音乐戏剧课、
美术素描、剪纸课、
科学小牛顿
3d打印、无人机
机器人机器鱼
|
科技课:
科技与生活
科技与实践
科技与创新
Stem+课程
数字创作
英语戏剧社
语文校园剧大赛
演讲比赛
数学奥林匹克
模拟联合国
创意美术
艺术节展演
校园吉尼斯挑战赛
创客嘉年华
|
趣味打击乐与制作
|
太极螳螂拳
|
书法
|
衍纸
|
橡皮篆刻
|
心随帆动
|
创意手工DIY
|
中年级
|
国画
|
木板年画
|
固彩沙画
|
击剑
|
游泳
|
快乐魔方
|
古琴选修
|
非洲鼓
|
高年级
|
诗意童年
|
武术
|
皮影
|
巧手中国结
|
走进AR世界
|
球类选修
|
美妙的和声
|
管乐社团
|
(2)把课题研究与项目2组相结合
项目2组是诗歌教与学方式的研究负责干部:尹海英,核心成员:刘翔 王钰 曲文文
本学期研究重点:继续推进阅读手册的有效使用,坚持古诗词“每日一诵”、经典儿童诗歌“每周一诵”,评选小小朗诵者,开设朗诵社团,开展 “诗歌擂台赛”。通过教师诗歌教学展示、学生诗歌朗诵、诗歌创作、诗歌知识竞赛、家庭诗歌朗诵等内容,展示阶段研究成果。
(2)把课题研究与项目3组相结合
项目组3:孔子学堂国学启蒙教育活动负责干部:刘晓艳 高远东,核心成员:年级组长团队
本学期研究重点:继续在师生中大力开展国学启蒙教育和诗歌诵背活动,通过传统文化课、班会课、选修课、晨会、集会、节庆活动等主题系列活动, 营造人文氛围,培育人文素养。
学校教育将面向全体学生,科学优化育人模式,更好地帮助每一位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善待学生差异,实现个体培优目标,提升“全纳教育”的教育品质。
九月份
1.课题小组会议,传达市区教研室工作会议精神,筹备并进行本学期的校教科研课题开题会。
2.骨干教师经验分享 “基于差异的教学评价的研究”—— 幽梦月
十月份:
1.名师经验分享 “基于差异的诗歌研究”——高静
2.教师结合课题进行课堂研讨活动。
3.按学生类别进行研究,进行经验分享会
十一月份:
1.结合差异和深度两个关键词,改革教学方式。
2.课题实验活动检查。
3.课题实施中期的问题分享交流会。
十二月份:
1.核心素养点的梳理,初步整理出学科素养的交融点,进行差异教学。
2.进行单元统整,深度学习教科研课题的阶段总结。
3.进行课题阶段成果现场汇报活动。
一月份
1.进行学校、个人的研究成果的收集和整理,如:教师研究随笔、论文,课堂实录等.学生实践作品、学生课程展示、学生节庆活动展示等。
2.年底对科研突出的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