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教师“两德双馨”格言集锦

发表时间:2006-04-29 阅读次数:1505
  
                    教师“两德双馨”格言集锦
 
韩益宝(数学教师、班主任)
用“爱”去开启学生的心灵世界,用“爱”去滋润孩子的心田,在奉献中感受快乐,在快乐中分享成功的喜悦,让孩子们在“爱”的港湾中共享“同在一片蓝天下”学习的快乐,在“爱”的怀抱中茁壮成长!在与学生的相处中,我试着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个学生的心门,
 
爱心让我发现,每一扇门的后面,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门的开启,都是一个无法预测的未来。讲台下,我所面对的不止是十几双求知的眼睛,而是一个需要用爱来倾注的浩瀚的海洋。
 
教师的爱有两个层次:一是无怨无悔的付出,一是艺术性的引导学生关爱他人,回报社会。所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工作中,我们要做到“用爱心去感染爱心,用爱心去传递爱心”。
 
在这漫长的培养人的过程中,除了对孩子的一份爱,更多的是需要一份责任。教育是一种社会责任,也是一种社会使命。我们要对孩子的每一天负责,对孩子的家长负责,更要对孩子的一生负责,要用真情、真爱、真心教育培养他们。教育绝不能只用手工作,教育时刻需要心灵的介入!
 
教育不是件简单的事!教育需要爱、教育需要责任,爱与责任铸就师德之魂,有了爱和责任才能成就教育!
当每个生命来到这世界上,在他们的心中,都有一块空白的土地。老师用关爱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了热爱生命的种子;老师用宽容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了善待生活的种子;老师用才华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了渴求知识的种子;老师用期待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了希望的种子。这就是我们老师所肩负的责任。
 
牟腾(语文教师、班主任)
班主任工作艺术是班主任教育思想、教育能力、教育素养、教育风格和教育机智等方面素质的综合反映、体现。是一项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锻炼造就的一种能力,是借鉴他人教育经验,融会贯通领悟于心,升华外现于行的教育活动。要想处理好班级的各项工作,就要求我们班主任老师必须要学做一个有心人,即有爱心、有耐心、虚心、细心、有责任心、有进取心的人。
 
教师的爱并不是一般意义的爱,它是一种天性和修养的结晶,它是道德与人格的统一,它要求教师具有献身于教育的远大理想,它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伟大的热爱真理的精神。班主任是教师队伍里的排头兵,所以这种爱在班主任身上体现的最为突出。
 
开启学生心灵窗户的钥匙是要了解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平等相处,思想教育要春风化雨,循循善诱……其实所有学生,无论是智商高的还是智商低的,无论是家庭条件好的还是家庭条件差的,无论是文静听话的还是调皮捣蛋的都需要老师的关爱。教师爱学生表现为教师要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
 
教师爱学生,还表现为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爱学生,不等于纵容、放任学生。小学生由于年龄尚小,还不能自立、自律,看问题往往肤浅或片面,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难免会犯错误。教师如果对学生不管不顾,放任自流,只会害了他们。因此说,只爱不严,不是真爱。当然严格要求也是一门学问,要讲求科学性。严格要求必须在“理”、“度”、“方”、“恒”四字上下功夫,做到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恒。“理”要符合教育规律,“度”要符合学生实际,“方”要符合教育方法,“恒”要符合教育原则。
 
“爱是教育的原动力”,爱心是师德修养的核心内容。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热爱学生,敬业爱岗不仅是天职,更是营养充满关怀精神家园的基础。
 
教育工作是复杂的、反复的,人们常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说是是针对每一个人的思想实际、每项工作的实际而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工作方法。我认为不管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千变万化,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需要耐心,所以我把耐心视为作好一切工作的金钥匙。
 
吕英良(教导主任、英语教师):
教育不能没有惩罚,但惩罚要艺术化,要把对抗降到最低。其实我们有时静下心来想想,那些所谓的后进生挺可爱的。我们当老师的对学生要无条件、无保留的爱,要博爱、宽容。
 
那些专业知识储备充足、教育教学技能纯熟的教师,总能从容面对各种工作任务,得心应手地处理好各种难题,显得轻松愉快。而那些总是忙忙叨叨、失误频频、整天唉声叹气的人,大半是专业知识储备不足,面对日益提高的教育教学要求,易于落入负面情绪的恶性循环。既然我们不能改变环境只有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
 
当老师的要善待他人、容忍学生,容忍他人偶尔的过失和错误,有宽容、包涵之心。当你把周围的人都看成天使时,你便天天生活在天堂里;当你把周围的人都看成魔鬼时,你便天天生活在地狱里。善待他人,收益最多的是自己。
 
只谈奉献可能不现实,可只谈钱不谈奉献就变成可怜了。干活应该给钱,可这两者间该有什么因果关系?是因为干活好而给钱还是因为给钱才干活?如果选择后者,不适合当老师,千千万万的教师选择做蜡烛,他们追求的是国家、民族、学生,追求的是精神、是神圣,教师的可敬在于他们选择了永远光辉的道路,可能终其一生也成不了百万富翁,但他们是富足的。做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守住心灵的宁静,要永远有理想和追求,心中要有梦,要有感恩之心,才能找到平衡。不问收获,必有收获。
 
每个教师周围都有一个教育场,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你整齐的板书、亲切的教态,都是一种德育,我们就该从身边小事做起,以教师的行为规范学生的行为,以教师的行为影响学生的行为,在公众、特别是学生面前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
 
张华(语文教师、班主任)
热爱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是教育好学生乃至当好班主任的必要前提。
 
一个人可以燃烧,也可以腐朽,我们老师的责任就是使学生燃烧起来而不是让他们腐朽下去。后进生决不是不可雕的朽木,只要我们坚持正面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耐心细致地做好说服教育和引导工作,打消他们的思想顾虑,帮助他们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我坚信,后进生是可以转化的,如果说,我们对后进生教育不好,这其实是教师失职和无能的表现。
 
对后进生要充分肯定他们的长处和优点,理解他们的处境和感受,在思想上、感情上与他们共鸣,要像父母对待子女那样对待他们,开展工作要和风细雨般地进行,切忌简单粗暴,更不得嘲笑、讥讽、挖苦。这样他们才会对老师产生一种亲近感;有了这份可贵的“亲近感”我们的教育转化工作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当班主任很累,事情很多,很操心,有的时候还会很心烦,这都是免不了的,但是,当你走上讲台,看到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当你看到你的学生在你教育下有了很大的改变,当你被学生围着快乐的谈笑,当学生把你当成最好的朋友,当家长打电话来告诉你,孩子变了,变的懂事听话了…… 那快乐是从心里往外涌的。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泪水,然而我收获的却是那一份份充实、那沉甸甸的情感。
 
李延亮(数学教师、班主任)
每次新生家长会,我都会真诚得对家长说,希望和每一个家长都成为好朋友,成为合作伙伴,共同教育好每一个孩子。我跟家长谈话总是尊重和平等的态度,像朋友之间交谈一样,决不以对待学生的口气对待家长。
 
对学生的教育工作说到底是一个爱的工作。但仅仅停留在爱上是不够的,爱要在心理上与学生相容,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这种修养是师德的“调节器”和“控制阀”是教师必备的心理品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本质上是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关系,对未成年人要允许其犯错误,教师要循循善诱,不能操之过急。
 
崇高的精神境界决定教师要具有宽广的心胸,不在学生面前计较个人的尊严和得失,在与学生发生冲突时首先要严于律己。宽容是一种豁达的风范,对于教师,也许只有拥有一颗宽容的心,才能拥有一颗爱心面对自己的学生。宽容也是一种幸福,我们宽容学生,不但给了学生悔过自新的机会,也取得了学生的信任和尊敬。宽容,是一种看不见的幸福,它是一盏绿灯,帮助我们在教育工作中通行。
 
张岩(数学教师、班主任)
教育的事业是爱的事业,师爱超越亲子之爱,友人之爱,因为它包蕴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教育是植根于爱的,有了爱教师才会积极地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才会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精神,用智慧和心血去培育他们。
 
王曙光(英语教师、班主任)
学生们的内心世界是一条小河——曲折,幽长,清澈中孕育着不可料的突变,平静里蕴藏着难估摸的冲动,而能指引我们驶进孩子们心河的小舟,就是对他们的尊重。
 
要有效做好学生的教育,不能忽略了家长的影响力和共同合作的教育合力的作用。当然,这种沟通要细心和耐心,并要讲究一定的教育策略,要善于发现“症结”才好“对症下药”。我以前太注重对错本身,对学生太讲究“大是大非”,对家长对学生都太直白,教育学生时也缺少春风化雨般的耐心和善意的批评,自然就缺乏教育力度,因此结果往往与良好的愿望背道而驰。
 
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不要总讲师道尊严,给学生以居高临下之感。要善于培养亲切的、融洽的气氛;善于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产生信任感,让学生真正地能发自内心地爱其师并信其道。对学生的尊重实际也是我们的正确教育能够被接受并有效实施的根本和金钥匙,这就是教育的秘密。有了对学生的尊重作基础,理,也就如温暖的春雨,能真正滋润学生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