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教孩子
文章来源:青岛五中 作者: 刘丽红 发布时间: ( 2007-11-30 ) 浏览次数:13
“差生的教育”一直是教育工作者特别关注的内容,当过班主任的都知道,虽然差生只是极少数的几个人,可是他们的能量却很大,对他们的教育跟不上,就会影响整个班级甚至整个学校,从另外一个角度说,素质教育要求我们面对每一个学生,面对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只要这个孩子成为我们的学生,我们就有责任教育他而且尽全力教育好他。
根据我的观察这些孩子之所以成为差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自身原因,没有好的学习习惯,自制能力差;二是学校的原因,在这些孩子的毛病刚刚露头的时候没有及时更正,三是他们的家庭和周围的环境也不利与他们的成长,以上这些导致孩子远远落后于同龄人,开始变的对自己没有信心,甚至自暴自弃。
正因为这些原因,对于他们的教育难度很大,这一点我们必须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时刻告诉自己相信他们会有变化,但需要耐心等待,时刻提醒自己即使有变化也允许他们再犯错,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工作起来才能不急不躁。另外光有工作的热情还不够,还需要仔细的观察、冷静的思索、及时的鼓励、积极的引导,要摘下有色眼镜,带上放大镜,仔细找寻这些孩子的闪光点,重新树立他们的信心,并实实在在帮助他们搞好学习,将他们旺盛的精力引导到学习的正途上来。总之,教师要放下架子,弯下腰,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倾听他们真实的声音。实践证明这样做还是行之有效。
2001年九月,我接了初三七班的语文课,上课没几天,我就发现有一个叫建的学生很有些特殊。他坐在最后一排,基本不听讲,除了趴在桌上呼呼大睡,就是看小说。下课之后,我找了热心的学生打听他的情况,学生反映他在小学就是一个很令老师头疼的学生,上初中更是变本加厉,学生们没有愿意和他交往的。有的学生说的更直接,“老师,他是滚刀肉,你就别管他了。”听了这些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又是一节语文课,建开始和坐的近的同学说话了,甚至发出一些怪声怪调。下课后,我把他叫到走廊上,直截了当的说“建,我刚刚开始教你,我不回头看你的过去,我看重的是你的现在和未来,只要你愿意学,什么时候我都愿意帮你。”“真的?”他一脸天真的问我,我郑重的点了点头。
又是一节语文课,我盼着奇迹的出现,可是建还是老样子,甚至比昨天还恶劣几分,我的心一下子凉了,一股无明火直冲头顶。下课后我狠狠的批评了他,可没想到他竟满不在乎的说“老师,你别管我了,从小学老师就不管我了,我爸妈也不管我。”
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我想:这个孩子的毛病已经形成了,心理上甚至有些扭曲,单靠几次谈话就想改变他是不可能的,即使有一些改变后期也会出现反复。想到这里,我的心平静了,也更下决心帮他一把。
这之后,上课我特别关注他,简单的问题请他回答,发现他背东西特别快的优点后,我就督促他背,上课请他背给大家听,当大家听到他,一个差生,居然能如此流畅的背出时,除了惊讶还给了他热烈的掌声,当看到他舒心的笑容时,我也从内心深处笑了。
可没过多久,他又开始不听讲了,怎么办呢?一次作文课,写一个给自己帮助最大的人,我鼓励他写,结果他很快就完成了,而且写的不错,我当即在班里表扬,并给他写了长达一页的评语,肯定了他平时爱看书注意学习的优点,也指出不足,希望他能继续写下去。
两天后他竟拿了一个很正规的作文本来找我,说想让我帮他看看,我打开作文本愣住了,这个从不交作业的建竟整整写了五页作文纸,他写了在他生病的时候,遇到了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孩儿,女孩儿鼓励他做个好学生,做个好男孩儿,他第一次感到了来自心底的温暖,他决定为了她努力去做。可不久,女孩儿因病重死了。他又重新回到了过去,而且活的比过去更为痛苦。建的作文写的很流畅,也很真挚感人,我立即写了长达两页的评语,希望他心中重新燃起的火不要熄灭,我问他那个可爱的女孩儿看到他此刻自暴自弃会怎样?我希望他重新为那个“我”写一个结局。他拿到作文本很快的看了,接着就趴下来写。我知道这是一个心思细密、感情丰富的男孩儿,桀骜不逊只是他的表象。
对于差生,我们往往采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而没有发现他们顽皮甚至惹人讨厌的背后也有强烈的自尊、细腻的感情,也渴望得到别人尤其是我们老师的认可。他们是那么崇拜我们,希望我们能将他们变的像其他同学那样让人喜欢。而这不也正是我们的工作吗?
任何一个孩子都有他可爱的一面,作为老师,我们要将阳光撒遍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尤其是差生,他们就像一个个发育不良的幼芽,更需要我们的悉心呵护。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多给他们一些时间,要相信,经过一些风雨,他们会更快成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