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来,我们按照青岛市家长研究会推行的“3B1K”家长学校办学模式,积极探索家长学校的教育规律,尤其是在坚持“教学为主,活动为辅”的教育理念方面,做了认真的思考与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教学为主,活动为辅”是我校家长学校的主要工作途径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共有学生927人,其中外来务工子女99人、崂山麦岛学生114人,占总人数的23%。
家长人数 |
家长受教育情况 |
家长职业情况 |
1728人 |
本科 |
304人
占17.6% |
事业 |
330人,占19.1% |
专科 |
357人
占20.7% |
企业 |
558人,占32.3% |
高中 |
561人
占32.5% |
个体 |
554人,占32.1% |
初中及以下 |
506人
占29.3% |
无业 |
286人,占16.6% |
经过进一步的调查了解,我们发现我校学生的家庭情况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二是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有的家长平时让孩子信马由缰,但见到孩子考试成绩不佳时,便“一股脑儿算总账”,对其进行打骂惩罚,全然不顾及孩子的感受。通过座谈会和家庭走访,我们还了解到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其他问题,诸如包得太多、管得太严、推卸责任、放任孩子、不注重培养孩子的受挫心理等等。面对家长群体所表现出的突出问题,我们以 “3B1K”家长学校的办学模式,确定了家长学校办学基本思路为:贯彻教学为主、活动为辅的教学理念,促进家长教育素质全面提高。
为什么要以教学为主,活动为辅呢?家长学校是一个成人教育机构,它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向家长介绍未成年人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指导家长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通过帮助家长加强自身修养,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来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利用课堂教学为主要的教学手段是将系统的、科学的、连贯的、有效的家庭教育知识进行宣讲和宣传的最好形式。
课堂教学是传授家庭教育知识理念和方法的主要场所,为生计而奔忙的家长挤出时间到学校来学习、培训、提高,这是多么的不易!我们就应该抱着对家长高度负责的精神,让其来而有获。因此我们就按照教育规律的办事,将家长的学习授课以课程的形式写入教学计划,写入课表,定时、定场所、定教师进行认真的课堂教学,对讲课的内容、要求、方式、方法等等进行按教育规律,而又符合家长学员特点的教学研究。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家长学校的教学具有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所以许多教师不感到陌生,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得心应手地去做;同时它又有自己的特色,而又有创新的余地,进行不断地探索分享创新的快乐,使课堂教学上出不一样的精彩。
坚持以教学为主,班主任教师就是家长学校的主要授课教师。请班主任作为主讲教师有以下几大优势:第一,学历水平高。具有心理学、教育学的基本知识,完全能够胜任家长学校教学;第二,师德水平高。学校选聘班主任考察的一个主要标准就是师德水平和工作态度,所以班主任群体都是相对师德水平高、责任心较强的教师。第三,熟悉自己的学生。班主任教师整天和学生在一起,他们对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学生的表现情况都了解。第四,与家长联系密切。由于班主任的工作性质,使得班主任有机会更多地接触家长,更多地了解家长的困惑,以便“对症下药”。
所以,以教学为主,活动为辅,符合家长学校的教育规律,是办好家长学校的主要途径。
二、教学为主,活动为辅,提高家长学校教育质量
(一)充分发挥教学主渠道作用。
为更好地体现教学为主,活动为辅的原则,我们不断创新教学形式,以求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效果最大化。
1.集中面授
教学的主要形式首先是面授,面授是家长学校很重要的授课形式,教师和家长面对面的授课,相互交流,教育效果很明显。我校每学期坚持做到“两个一”。即每个学年举办一次新生家长培训会,每个学期期中后进行一次家庭教育知识专题讲座;如此,对于每一次面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课前要求教师写出家长学校专题讲座教案或者讲稿,并由家长学校领导小组审核合格后才能上课。这样使上课内容针对性强,能够引起家长的注意,让不同年龄段的家长总能学习到教育自己孩子的有效方法,要求教师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内,成功解决困扰家长的1-2个共性问题。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不同的年级,家长所面临的问题也是不同的。于是,我们实施了菜单式的面授,根据《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和学生的实际,制定教学菜单,让家长来选择确定后,由教师准备授课教案。
菜单的制作是有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首先是梳理“问题”,制作培训菜单。学校每学期两次向家长发放“家庭教育最突出问题”个案征集表,由家长提供“最需要解决的家教问题”、“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最困惑的问题”、“在实施家庭教育过程中最具有效果的个案经验”等,要说明“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背景,要说明自己对解决问题“无可奈何”的理由,每次征集到的家教“问题”会涉及到多个层面,如:怎样应对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心理”?如何培养学习有兴趣,主动学习?怎样防止孩子迷恋网络游戏?怎样帮孩子减压?等等。
班主任负责统计梳理问题,向政教处报告“问题”的统计情况,政教处对所有“问题”进行梳理,将制约家庭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依据《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制作成“家庭教育问题菜单”发放到全校每一位家长、班主任手中。其次是准备教案,互动式面授。班主任针对本班多数家长面临的突出问题精心准备教案,充分收集案例,认真准备授课。授课一般采取即时性问答交流的方式,有的班级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与会的家长、孩子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各有所获,让孩子、家长和“老师”在每次座谈会中享受着成功家教的乐趣。有目的参与,有针对性的讨论,让家长切实感受到了“菜单式”面授的作用。初一、6班的一位家长在反馈单中就这样写道:以前家长都盼着开家长会,想多了解孩子在校内的表现,但又害怕是“受训会”,“成绩汇报会”,对老师一人唱独角戏不甚满意,等了半天才听到关于自己孩子的“只言片语”,现在好了,看到孩子们都是争先恐后的展示自己,翻阅孩子的《青春的足迹——成长记录册》,令家长惊讶欣喜,发现孩子自信了长大了,参加这样的家长学校学习,我们和孩子都感觉是幸福的。
2.课后函授
我们面对的群体是家长,他们分别有着不同的工作,这就决定了集中面授不可能是经常性的,课堂时间毕竟有限。因此,我们还要加强课后拓展函授。
为了向家长提供更多的案例和教育方法,也为了解决家长提出的一些个性问题,每次教师面授以后,都会结合授课内容给家长推荐相关的文章和案例供家长学习,家长学校工作小组还专门办了一份校内报纸--《父母课堂导读》,定期向家长推荐《父母课堂》中好的文章以及其他教育书籍,引导家长函授学习。还专门针对家长在学校网站开辟了家庭教育指导、教子一得等栏目。
3.个别指导
学校以级部为单位分别举办了“学习困难学生”、“边缘”学生家长学习班,尽可能及时解决不同类型的学生家庭教育中出现的“个性”问题。另外,我们还根据我校韩国孩子多的特点,专门为韩国家长开课。对于个别问题学生,班主任采取个别指导的方式。各班都建立“家校联系本”。“家校本”中有学生分层作业布置、学生的每日小结和明日计划、家长的期望、班主任的评语和建议等,班主任每天批阅。通过家校联系本,家长及时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教师也了解到学生在家庭的表现和近期的思想动态,很多孩子的情绪是不愿意表现在脸上的,但通过写家校本可以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通过孩子的总结,发现班级存在的问题,实现工作的有的放矢;帮助老师了解问题学生,及时与家长沟通,使家校教育形成合力。
4.网络沟通
按区教育局的要求,我们每年组织“千名教师走万家”活动,初一的家访率达100%,在保留原来的家访和请家长到校约谈等形式的基础上,班主任们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各班都建立班级博客,家长们既可以跟老师共同聊感兴趣的话题,班主任也可以针对某个孩子的问题与家长交流。这样的沟通既能做到即时性和有效性,又能节省家长的时间,受到广大家长的欢迎。
(二)丰富的活动为家长学校添彩
围绕家长学校的教学内容开展各种活动也是家长学校重要的教育内容。
1.“教子一得”,让人受益
学生家长中蕴藏着极大的教育潜能,优秀家长的典型育子经验是我们身边最好的家教教材。所以,让优秀的家长现身说法,让我们身边的优秀事例作为培训内容,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我们每年举办 “明德讲坛”,让家长走上讲坛讲述发生在自己与孩子之间的故事。鼓励家长将自己的育人经验写成文章,每年开展《教子一得》征文活动,对获奖的作品学校专门安排时间,组织家长们进行交流,家长们纷纷表示有很大的收获。
2.体验活动,拉近距离
我校经常组织家长参与学校的重大活动,家校互动,体验理解魅力。如组织300多名学生、家长、老师共同参与“成长心连心活动”; 组织“素质教育开放日”活动,积极探索家教新路子,让家长走进课堂,定期向家长举办示范课,公开课,进行家长评教,密切家校联系。今年,我们又请张蕾老师为全校师生、家长做了一场生动的感恩励志报告,通过体验式活动,拉近了师生、家长之间的距离,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信任和理解。
3.课堂观摩,榜样引领
家长学校课堂观摩活动,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研讨的一项重要活动,其实质是共享班主任团队的集体教育智慧,所以学校每次都是精心筹备。如初二、6班班主任郭德利开设的家长学校课堂观摩活动,家长、学生、学校全体班主任、部分任课教师和学校领导共100余人观摩了这堂课,课堂气氛热烈,效果明显。作为观摩会的延伸,学校在班主任培训时间又组织了以“如何提高家长学校课堂效率”为主题的研讨交流活动,将这一好的成果向纵深推进。
4.牵手社区,精彩纷呈
我们与金门路办事处仙游路居委会签订了社会课堂基地协议,组织家长参加他们举办的家教培训,参与社区组织的公益活动,通过家长与青岛大学共建合作关系,让大学生走进中学,密切了初中学校与高校的联系。同时我们还积极组织家长参与学校的一些重大活动,提高了家长“共同教育孩子”的理念。如邀请家长参与青岛五中"爱心扬起红飘带"主题活动、家长与学生共同选出"我心中的美德少年"、“和家长共同宣传垃圾分类回收”活动、“律师爸爸进课堂说法”、“志愿者妈妈做总动员”、“和爸妈一起打捞浒苔”、“爸爸妈妈帮我带团徽”、“和妈妈一起做义工”等活动。
通过实践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只有贯彻以教学为主,活动为辅的教育理念,家长的教育素质才会不断提高。过去,我们的家长学校往往是以活动代替教学,虽然也有一定的效果,但给家长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不能系统科学的给家长传授科学育子的知识,最终也很难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自贯彻以教学为主,活动为辅的教育理念后,我们发现教育效果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家长普遍反映这样的课对他们教育很大,能解决他们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难题。教师也反映自从这样开课以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力越来越大。
近年来,在市区两级家长学校研究会的正确领导下,我校家长学校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绩:2010被评为青岛市优秀家长学校,2011年又获得青岛市示范家长学校荣誉称号。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懈追求,使我们的家长学校工作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