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3班
学生 孙嘉欣
家长
俗话说“无欲乃积寿,有福方读书。”的确,能够静坐在书桌前自由自在地读书,实在是莫大的福分。读书能让孩子翱游于知识的海洋,增长见识,了解真知;读书能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熏染情操,获取力量;读书能点燃孩子智慧的火花,绽放生命的灵光,参透人生的真谛。
一、创设家庭阅读环境,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
我们平均每周带孩子去一次书城或书店,不定期的为孩子购买、借阅书籍,有时还带孩子去市图书馆。每天放学回家后孩子都读课外书或看报纸。渐渐地孩子懂得了书是我们的好朋友好老师。为孩子购置了带有两层书架的学习桌,上面摆放着各种书籍供孩子随时阅读。房间的墙壁上贴着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各国国旗图等。每天晚饭后至九点三十分,家里总是静静的,每个成员都忙着学习,读书、看报。当发现一些好的文章、经验或是有价值的讯息,家庭成员之间还会主动互相分享交流。孩子在和父母的共同学习中不断地成长进步,充分享受到了读书的乐趣。
二、给孩子自由阅读的空间。
不同的孩子对书籍内容的喜好也不同,同样一个孩子在不同时期对不同事物的关注程度也不同。所以家长不能自己一厢情愿的给孩子圈定读书的范围,否则会减少孩子的阅读兴趣。在我们家中,所有的书都是对孩子开放的。(包括大人的专业书、菜谱制作、参考消息等等)只要是内容健康的书都可以让孩子孩子看。无论是名家写的长篇小说,还是各种人物传记,孩子都会沉醉其中。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常常牵动着她,甚至感觉自己就是书中的一分子。《于丹<庄子>心得》让孩子明白了做人要襟怀坦荡、快乐善良;《傅雷家书》使孩子感受到了父母对子女无言而深沉的爱;《无畏的希望》让她明白了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会成功;读《哈利波特》的时候,每一集的结尾都留下了悬念,给了孩子无限的遐想。轻轻地合上书,孩子的心还系在那神奇的魔法世界里,天马行空地想象着哈利以后的境遇。……当孩子各类书籍读多了,眼界自然开阔,自信心及写作能力也随之增强。但是家长不要强迫孩子必须读几本书、每天必须读几分钟。应顺着孩子的兴趣因势利导,孩子才会主动阅读,才会启迪心灵。
三、品读书香,在阅读中快乐写作。
阅读是为了获取知识,但最重要的还是学以致用。因此,我要求孩子要多记。每当读到她自己认为的好句、警句、格言等,都要写在自己专门的读书笔记上。这些烂熟于心的材料就是写作时能用到的“干货”,随时能化为己用,妙笔生花,成为自己文章里的一段精美语言。我还要求孩子多写。从写读书笔记开始,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出真情实感,不刻意追求结构、文采,写完之后,我们一起讨论评价。通过读书模仿别人如何用词,如何用修辞,如何行文等等。对于比较优秀的文章,我还鼓励孩子向各类刊物投稿或是参加各级各类的写作比赛,使孩子感受到写作成功的愉喜悦。
品读书香,原来那个腼腆的孩子因丘吉尔的鼓舞而变得开放;原来那个不愿走出家门的孩子,受余秋雨先生的启发而变得热衷于旅游;原来那个懒散的孩子,因鲁迅先生刻在桌上的那个“早”字变得勤奋刻苦……孩子在书香中深深地品味着、感悟着、收获着,心智也在书海畅游中不断地成熟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