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在青岛大学实验中学的多功能教室里,传来了一句句脍炙人口的诗词和阵阵掌声。10月17日下午,青岛大学实验中学stem+B班隆重举行了第一届古诗词大会,同学们以诗会友,进行了一次传统文化的大比拼!
下午两点钟,活动正式开始。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和期盼的眼神中,活动首先来到必答题环节,每位同学一人一题,依次起立作答。题目范围很广,既涉及到七年级新学的古诗词,也包括对六年级知识的温故。从记者的角度来看,难度不低,但是依然有不少同学给出了精彩而又准确的作答,赢得了热烈的掌声。接下来的抢答题环节就更热闹了,同学们五人一组,主持人念完题目并说“开始”之后,同学们要快速地争抢桌子上的铃铛来争得答题资格。桌子两旁,参赛同学“虎视眈眈”,一声令下,如同“饿虎扑食”一般扑向了铃铛。场面激烈热闹而又不失秩序,虽然抢夺过程很激烈,但丝毫没有出现推搡的情况。经过两轮比拼以及谜语“加赛”,得分前十二名同学进入了最后的决胜题环节,并在“强强对话”中决出了一、二、三等奖。
本次古诗词大会赛事激烈精彩,赛程安排得当,评分政策公平公正。令记者感到意外的是,赛事的策划基本上全部由同学们来完成,老师只起到了指导的作用。当活动进行到后期,在选手们遇到难题一筹莫展时,主持人随机应变,主动将问题抛给了台下的同学,让没有进入后面环节的同学依然可以全程参与,全场气氛一直保持高涨。每当同学们答对题目,大家纷纷热烈鼓掌,即使答错,同学们也会自发地送上鼓励的掌声,这些细节都让记者赞叹stem班同学的高素质以及灵活发散的思维。
“最开始,我在课堂上问同学们,有没有兴趣像央视的古诗词大会一样,组织一场属于孩子们自己的古诗词比赛。同学们热情很高涨,于是比赛就定了下来。还有五位同学毛遂自荐,加入了组委会团队。牺牲了休息时间与假期,我们策划好了活动流程,也一起将题出好。出乎意料的是,同学们出的题竟然比我出的更具有难度。此外,班主任老师和家长们也在筹备过程中倾情相助,帮助此次活动圆满举行。” 活动的发起者,语文教师胡璇老师说道。
作为同学们的班主任,董蕾老师全程观看了此次活动,也对活动的举行表示非常满意和高兴:“举办这次活动不仅是为了提升学生对语文和传统文化的兴趣,也是为了锻炼他们的组织能力。从现场的效果来看,我们作为老师非常地满意,五位组委会的同学将活动流程设置得很合理,很公正,充分体现了同学们的组织策划能力。以此次古诗词大会为缩影,我们也感受到了孩子的进步,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孩子们主动学习的意识正在一步步提高,综合素养也在慢慢提升。”在本次比赛中获奖的赵丹语同学和赵思淇同学似乎还沉浸在诗词的海洋中,分别引用了《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及“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表达了自己的收获,表示要重视复习的作用,并学会拓展学习,在巩固已学知识的基础上不断积累新的知识。组委会成员、主持人之一的齐家崧同学,也表示在筹备的过程中感觉很有意思,感到学习其实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情。
一场简单又不失隆重的古诗词大会,让我们看到了入学不到半学期以来stem班级的进步,以及老师的用心。给孩子一点动力,让他们主动地探究知识;给孩子一点障碍,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不足;给孩子一个机会,让他们发掘自身的潜能。本次诗词大会是一场属于孩子们的盛会,更让老师、家长和来访者看到:青岛大学实验中学的孩子力量是无穷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给他们一片自由成长的天空,一定会带给我们无边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