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之教练法

发表时间:2014-06-17 阅读次数:469
    教练法
    一、方法简介
    作为实践性与工具性特点明显的课程,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而技术能力培养与运动技能有类似的地方,因此,使用教练法对于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技能培养与过程方法的训练是一种常用而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练法的主要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围绕某些学习任务,组织学生进行信息活动、操练某些技能,并且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学生操练中给予帮助和指导,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有效培养。教练法在群体学习倾向基本一致时可以采取群体教练法由教师提出任务与注意事项,然后学生操练,教师根据倾向性问题进行集体指导,然后归纳与流;个别教练法则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确定有差异的任务和组织有差异的学习过程,以使每个学生的信息素养都得到提升。
    二、教学过程
教练法实施的基本过程可以归纳为:提出任务和注意点——动手实践,教练指导——归纳交流
首先,教师要根据课程的目标,提出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和实践活动的工作课题,使学生明确做什么,并且还要指出学生实践中的注意事项,特别是学习方法与思维方法方面的要点。任务提出时,要使学生明了课题任务与学习任务的关系,布置课题时要指出所要操练的信息技术技能与熟悉的信息活动的过程与方法,这样能够使学生了解学习的意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布置学生完成美化一个电子板报的课题时,同时指出学习艺术字的使用与排版的技能。
然后,让学生开始实践活动,通过完成工作课题,进行各种操练与练习。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情况与问题进行指导与教练,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并且注意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指导。根据马梯尼兹的学习倾向理论,对于变通型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发挥敢于冒险、善于控制自己的学习、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特点,使之积极创造,进行多种尝试与探索;对于实干型学习倾向的学生,则要不断提供来自于外界的压力,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于顺应型学习倾向的学生则可以每次提出一个单一的目标,使他们以直线式的学习方式进行操练与练习,并且及时给予简单明了的反馈,同时,要不断帮助他们总结与提高,促进他们知识的结构性内化,并且形成比较积极的学习态度与科学的思维方法;对于逆反型的学习者则要进一步区别对待,对于漠不关心而被动地接受知识的一部分人要用动手操作的意义和美的教育刺激他们的积极性,逐步克服他们厌恶学习的心理,培育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而对于那些认为已经懂得比教师多、对教学内容的知识反而感兴趣的学习者,则要利用他们的热情和学习动力,鼓励他们做更多、更好的作品进行交流,及时指出他们思维方法上的问题,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学)j态度与学习方法。
    最后,教师组织必要的交流,并且归纳总结,再一次强化教学活动的成果,促使学生把学会的东西内化成为自己的信息素养。
    三、方法评价
    教练法具有如下一些特点:首先强调的是学生动手实践活动和学生主动学习,要求学生自己做而不是教师灌输,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尝试而提高;其次强调通过实践与教练,对于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知识技能等全面进行培养,而不仅只是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还要鼓励学生之间的经验交流。但是,在实施教练法时,一定要注意不能把教练法演变成简单的学生的操练与练习,而要强调教练结合、引导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和思维方法、学习方法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