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有的老师还在苦苦思索如何让学生爱上数学的时候,一条宽阔而又充满魅力的道路其实已经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了,那就是数学阅读。因为随着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我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数学阅读是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本学期我们就对学生从数学阅读方面来提升发展学生数学素养。 对于儿童整个生命成长来说,数学阅读远不能仅仅通过课程来落实,数学阅读应当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因为数学阅读的内容远不止读课本、读解题过程、读数学家的故事,而应当包括一切蕴含数学知识、方法、思想和精神的文字、符号、图画、表格等。数学阅读是数学、科学、人文艺术等的整合阅读。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阅读关注人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发展。我们认为,好的数学阅读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汲取智慧、启迪思考、陶冶情操、培养人格。
我们数学老师很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基于学校学生的特点和认知水平推荐合适的书目,同时再加上由学生、家长共同广泛推荐书单,经教师审读和学生代表试读评选后,再向全体学生推荐。这是我们集体推选出来的一部分数学读本,我们打算每一年都会组织全体学生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书单进行修订。现在世面上琳琅满目的阅读书籍有很多,像我刚才说过的《可怕的科学——经典数学系列》就是个不错的选择。本学期,我们积极推动学生们的数学阅读工作,利用阅读课和课外阅读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孩子的阅读体验。并通过阅读,引导孩子们撰写读后感和阅读体会。近期,更是尝试让孩子们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数学知识,自主绘制或亲子制作“数学绘本”,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异常高涨,呈现上来的作品也是精彩纷呈。为了帮助儿童养成每日读书的习惯,我们十分重视阅读的时间安排。比如每周的数学早自习时间可以开展数学阅早自习,早晨从入校到8:25学生可以自主行进阅读。数学课前3分的演讲是学生分享阅读心得、锻炼语言表达、展示创新思维的重要平台。在数学阅读早自习上,有时也会留出一半左右的时间供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选择性阅读,进行全学科阅读,主要以数学为主线的整合式阅读,但这种阅读打破学科界限,指向儿童素养的综合发展。我们鼓励学生对书中提出的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对于书中的内容,也要敢于批判,提出质疑。对作品的创作本身也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有学生在阅读《奇妙的数王国》时,学生对0.999……=1产生了质疑,就努力寻找让自己信服的解释,并在说读后感时向大家宣布发现并建议再版时补充到书中:1/3=033……,1/3×3=1,0.333……×3=0.999……,所以0.999……=1。(当然,从数学的角度,学生的解释是不严密的,但这种执着探究的精神值得肯定)有学生在读后感里这样写道:“数学阅读让我爱不释手,它温情而又智慧,它生动而又深刻,它是真善美的统一。”“绘本创作让我们累并快乐着,让我们加深了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应用、拓展。开阔了学习视野,提高了思考能力,增强了表达能。”而老师也说:“数学阅读让数学在儿童和老师心中不再是冰冷的、坚硬的,数学变得可亲、可爱,是那么丰富而柔软。儿童在数学阅读的世界里,所获得的不再只是数学的滋养,还有情感的熏陶、文化的润泽、品格的内化,一切发展都是那么润物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