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因自主而发展 因翻转而精彩(三)

发表时间:2017-11-01 阅读次数:282

翻转课堂对于我们来说已经并不陌生,从最初的质疑困惑到现在的实践应用,翻转课堂正在震撼着我们的传统课堂,撼动着我们的教育方式,经过近几年的学习和实践,已经充分说明这种教师导学前置,学习进度自控,作业指导定向的翻转模式,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优化教师作业指导,解决学生发展差异,并且能够提升学业成绩。

    下面我以六年级上册《圆的整理与复习》一课为例,简单谈谈翻转课堂让复习课发生的一些改变。

    一、翻转课堂让学生主动掌控学习

    圆的基本概念、定义、公式,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基本的数学解题思路与方法,是本单元复习的重点。所以传统的复习常常是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点,回归课本,研究例题,讲解习题。由于容量大往往一节课只完成了基本概念梳理、基本例题回顾,感觉对比新课只是进程快了一点,重在回顾复习,但缺乏知识的提升。由于缺乏新鲜感和挑战性,特别是学生思维量不足,许多同学容易走神,疏于动脑,而“翻转课堂”的前置学习,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

    课前我先布置了学习任务,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圆这一单元的知识点,学生整理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用表格整理的,有用知识树整理的也有用知识框架的方法去整理的等等,不管哪种形式,学生在课前已经进行了自主学习,对这一单元的知识有了一个初步的梳理,并且都能比较有条理的构建圆的知识网络图,令我惊讶的是六年级的孩子有的不仅梳理了知识还把平日积累的做题经验进行了整理,整个知识图做的清晰有条理,所以我们教师一定要敢于放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孩子,可能他们得到的会比我们牵着走获得的更多。

二、翻转课堂让学生之间的交流更有效

    与传统课堂相比,“翻转课堂”最大的优势是让交流更趋于有效。课上交流时间多了,学生有备而来,参与讨论便更主动,发问的层次和质量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在课上,我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但是小组内每个学生用的整理方法可能不一样,每一种方法都进行交流,无疑是浪费时间,我师父李强强老师在给我把课的时候提出,在学生遇到交流问题的时候教师要适当干预,给学生一点小提示,在小组内选出一份最好的进行补充和完善,这就给学生活动提供了指导,让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而不是盲目的无目的的交流。交流时,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之间的合作交流就会大范围和深层次展开。在合作交流中,程度弱的同学多以倾听为主,听懂为收获;程度好的同学则以讲解为主,在讲解过程中可以更深入地体会,更深刻地理解。集体交流中,学生汇报展示的思维导图就已经比自己整理的详实的多,学生的网络图得到了第二次补充,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把学生整理的比较分散的知识点进行建构,帮助学生找到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此时学生的知识网络得到了再一次的完善。这样的复习过程,比起传统的复习模式,学生排除了无效的时间,让复习课变得更有时效性。让课堂上的学习真正发生。

三、翻转课堂需要配置精选练习课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课堂效果要想达到最大化,课堂上的配套练习就得少而精,因少所以要典型,虽少但还要全面,这对老师的备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前几次试讲中,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把数学知识和中国传统的美相结合,北京奥运会的金牌采用的是镶嵌玉石的工艺,玉石在古代象征着美德,与最贵的黄金结合在一起就有了最美不过金镶玉的说法,旨在体现现在所倡导的数学德育中的爱国主义和数学审美,由这一道题也分别巩固了圆三个方面的知识点,分别是画圆,求圆的周长和求环形面积,但在试讲中发现,学生在画圆上浪费的时间较多,所以我就把画圆的知识点进行了前置,让学生在课前用圆自己设计一副图案,这是学生自己设计的图案,在课上直接交流画圆的重点,这样就节约了大约3分钟的时间,而这节约的时间再一次还给学生,让学生从自己设计的图案中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学生来当小老师提问找同学回来,还要对同学的回答进行点评,这样学生学起来更有兴趣,通过这样一幅图,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不仅限于老师设定的问题,为了提出有水平有难度的数学问题,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使一道题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应用。只有真正的从学生身边找问题,才能让学生真真切切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数学的价值。

    通过本次磨课,我认为翻转课堂理念和模式进入复习课是行之有效的。通过学生的自主思考,学习节奏的自我掌控,课堂中的交流研讨,使复习课不再枯燥乏味和冗长,全员的充分参与使整个复习过程充满生机和活力!如何让课堂上的学习真正发生,必将是我们一直研究的课题,还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不断探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