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不忘初心”主题论坛李强强

发表时间:2019-12-11 阅读次数:321

                            内容摘要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我听过的故事

曾经有位老教授对着他的学生们做个测试,老教授问:如果你去山上砍树,正好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另一棵较细,你会砍哪一棵?” 问题一出,大家都说:当然砍那棵粗的了!”老教授一笑,说: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现在你们会砍哪一棵大家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当然砍红松了,杨树也不值钱!”老教授带着不变的微笑看着大家,问那如果杨树是笔直的,而红松却七歪八扭,你们会砍哪一棵大家觉得有些疑惑,就说:如果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红松弯弯曲曲的,什么都做不了!”老教授目光闪烁着,学生们猜想他又要加条件了,果然,他说:杨树虽然笔直,可由于年头太多,中间大多空了,这时,你们会砍哪一棵?”虽然搞不懂老教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大家还是从他所给的条件出发,说:那还是砍红松,杨树都中空了,更没有用!”老教授紧接着问:可是红松虽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厉害,砍起来非常困难,你们会砍哪一棵?”大家索性也不去考虑他到底想得出什么结论,就说:那就砍杨树,同样没啥大用,当然挑容易砍的砍了!”老教授不容喘息地又问:可是杨树之上有个鸟巢,几只幼鸟正躲在巢中,你会砍哪一棵?”终于,有人问:教授,您问来问去的,导致我们一会儿砍杨树,一会儿砍红松,选择总是随着您的条件增多而变化,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测试些什么呢?”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呢?虽然我的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你们当然不会无缘无故提着斧头上山砍树了!”

听了这个故事,不知大家做何感想。但却深深触动了第一次听这个故事的我。

记得当第一次被稚嫩的声音称之为老师时,我的惊喜与不安不知道该怎样表达。那是我认为是我18年来最美妙、最幸福、最荣耀的一瞬间。而那一瞬间总是环绕在我的耳畔,久久的挥之不去。孩子们的纯真、圣洁激起了我对教育事业深深的爱,我告诉自己,我要将我全部的爱无私的付出、给予他们。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的流失,我似乎变了:疲

 

惫在日常琐碎里,埋没在备课和作业批改里,郁闷在学生的课堂表现里,无奈在学生的课业成绩里,无语在个别家长的无理取闹里·····种种失意、困惑扑面而来。有一段时间,我说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累!

也曾无数次问自己:就这样放弃了吗?就这样被打败了吗?又好像没有!天天喊着“累死了”的我,还是一有时间就生龙活虎地钻进教室里给学生辅导功课;一有情绪就叫嚣“不管了,什么也教不会的我,还不是连家长给学生的作业也一页页的批改着;生病了,火急火燎地跑回学校坚持上课,等课余时间再去医院打吊瓶的人,不也是我……

打完吊瓶后回到学校上课,蓦然看到桌上孩子们写给我的留言和午饭时没舍得吃、留给我的小桔子,许是病中的自己多了些心灵上的脆弱,我流泪了。但,这眼泪却让我明白,做一个好老师靠得决不仅仅是激情,而是对学生充满责任的爱,是对工作的执着,是在平凡的日子里日复一日的坚持!

记得一次,有个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下课我批评了他几句,没想到他竟然顶嘴,顿时心里非常难过,“我都是为你好,你却这个样子,心里觉得好委屈”。没想到,第二天翻书时落下来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对不起,李老师,昨天我不应该和您顶嘴,原谅我好吗?

因为支教去到外地,周末总是一个人呆着,总会有学生时不时的来看我,李老师,这是我们家的枣,李老师这是我们家的杏,李老师这是我妈妈给您做的饺子……

还有,逢年过节时,手机上那一条接着一条的祝福短信……太多太多的感动,想着想着眼泪就禁不住又要往下流。

作为教师,我从不认为这只是一份工作亦或是赖以生存的饭碗,它已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早已像对待自己的身体一样去爱护她,像滋养花朵一样去呵护她,像思考问题一样去反思她。

我喜欢教师这个职业。我喜欢走在路上,听学生们远远地面带微笑叫我老师;我喜欢登上讲台,看着台下几十双期待和信任的目光;我喜欢拿起粉笔,为他们开启智慧之门,帮他们点燃理想之灯。而他们也在影响着我,丰富着我的生活,美丽着我的人生。我默默地告诉自己:这辈子不为别的,就为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无论今后会遇到怎么样的困难,我都会甘为人梯,托起这些明天的太阳!这也是我选择教育这条路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