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心平气和的一年级》

发表时间:2011-10-26阅读次数:392
    期末就开始读这本书,终于读完了。其中的内容就已经让我很感叹了。
心平气和,对于现在这个节奏紧张的社会中的上班族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特别是我们,作为教师而且是一年级的教师,就更是难上加难了。但薛瑞萍老师的这本书让我茅塞顿开,做小学教师的都知道,一年级的上半学期是老师和学生最艰难的时期,班主任总是忙乱的、嘈杂的、紧张的,嗓子总是嘶哑的,甚至说不出话。它很难和“心平气和”这四个字划上等号。然而薛老师和她的孩子们,让我真正的感受着属于一年级的“心平气和”。
书中没有大套大套空洞的理论和抽象的概念,而以一个个朴实无华的教学案例,折射着教育的真谛,其中许多观点和做法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薛老师说得好:“定能生慧,静纳百川。爱吵爱闹,意味着心门闭塞。他的眼里只看见自己,他的耳朵只听见自己。这样的一个人,怎么可能,从生活,从书本有所吸纳和汲取?培养孩子的静气,是父母和教师的共同责任,父母要做到的是自己先不制造噪音。以静传达静,以静滋养静,尽量平和地与孩子说话。原来一年级的语文课可以这么上啊!想想以前,我们有多少老师不知做了多少傻事!跟小孩子生气,让孩子受累,让自己伤肝。与其用“河东狮吼”,来镇压学生的“反叛”,还不如心平气和地以静制静。
我们都知道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好的习惯养成相当重要。可繁重琐碎的工作有时又让人觉得不知从何下手,恨不得一下子把自觉学习、认真听讲等我们认为好的学习习惯都建立起来。但薛老师并不这样。在开学初,她的态度:“一要责任明确,二要慢慢加任务。就像现在对于行为规范的要求,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只强调安静一条。等这一条入他们心,真正成为班规了,再提其他的。样样都抓,必定样样抓不起来。”多么平实的语句,有序、条理讲得明明白白。薛老师的这一做法值得我学习。
学习用品的摆放、坐姿、举手、回答、课间活动等都一一明确要求,并反复练习。相信只要我用心,学生一定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心平气和,乃为人师者不懈地修炼!在教育教学中,心平气和的心态对于我们很重要。教者的心静了,学生才会心平气和地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