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多年语文教师每日纠结于“字词句段篇章”的取舍之中,埋头于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之中,常常是顾此失彼,手忙脚乱。假期中读到于永正老师一句话:“教语文,其实很简单。说简单点二个字:‘读’和‘写’,说复杂点四个字:‘多读’和‘多写’。” 于老的一句话,让我思忖良久。语文简单吗?语文课简单吗……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各种新的教学理念、方法成为教师的追求。在追逐的过程中,很多人也有我一样的疑惑。于老的一席话可能让有的老师觉得如释重负了:这下语文可简单了,不就是读读写写这事吗?但是于老师的课是简单中透着丰富多彩;朴实中透着深刻和充实。因此,我们不能片面理解语文教学的简单。简单语文并不只是简单的读读写写再读读,而是需要在教学设计上别出心裁,或在文本感悟上独具慧眼,或在课堂操作上另辟蹊径。 “没有变化,学生会生厌;没有变化,也就没有教学艺术。”是的,语文教学拒绝一尘不变。这就是现在的语文教学为什么要改革?试想,如果还是和过去传统的模式那样,一个老师抱一本教辅口干舌燥的讲一节课,实行满堂灌,我们的学生愿意接受吗?何况现在的学生接触新事物的途径很多。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胸中得有点墨,有智慧,有应付课堂的法宝。例如,在《狐假虎威》里可以组织学生排演话剧,让学生从中领悟文章主旨;在《雨后》里,上课前可花几分钟让学生讲述自己的童年趣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木兰从军》里,可配合电教化展示文中每个情节的图片,并配上相关情节的朗读录音,让学生能初步感知内容……可以说,课堂上各种教学手段,用得恰到好处,课堂才有情趣,读书才流露真情,课堂教学才变得简单有效。
当然,教学的别出心裁并非就是一味的求新、求异,而是让语文的听、说、读、写训练更加有情有趣。我们知道,语文教学“就是读读写写讲讲”,但怎么读怎么写还是大有学问的,还是不简单的。读不是反复的读,写不是机械的写,讲不是乏味的讲。这些就是我们语文教学中设计的关键所在,让这些训练别出心裁,扎扎实实的落到实处就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我想:语文教学的别出心裁带给学生的将是持续不断的语文学习的兴趣,带给学生的更是发自内心的对语文学习的热爱。
语文教学方法多样,形式各异。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不能脱离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我们应当看到,简单语文不简单。“简单的实际上是最深刻的,是对文本的深刻解读之后的深入浅出,是对学生深入了解之后的准确把握,是对精心预设之后随即生成的正确引导。”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各种新的理念、方法成为教师的追求。在追逐的过程中很多人觉得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甚至有人感叹“语文教学像雾、像雨、又像风。”面对种种困惑和疑问,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教师,伴随对新课标的深入解读。我觉得上简单的语文课是正确的选择。